尼龙UQD技术突破引爆液冷革命,三重替代打开百亿空间

用户头像
A龙头部队
 · 江西  

尼龙UQD技术突破引爆液冷革命,三重替代打开百亿空间
一种不起眼的塑料接头正撬动全球数据中心千亿投资。当金属液冷方案遭遇瓶颈,中国企业的尼龙材料创新悄然改写了技术规则。
8月13日,溯联股份(30139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已完成UQD产品核心性能测试验证,目前正重点研发配套液冷组件及独立系统化性能解决方案,并已面向目标客户开展推广。这一进展标志着尼龙UQD技术正式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应用。
同日市场传来另一关键消息:硕贝德液冷板及UQD产品已实质性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体系,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量产。两大技术突破同步落地,揭示液冷产业正迎来材料革命的临界点。
01 材料革命:尼龙替代金属的产业逻辑
全球液冷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材料变革。当前主流UQD方案普遍采用金属材质,而溯联股份依托二十余年尼龙流体管路技术积累,成功实现以高性能尼龙材料替代传统金属。这一技术路线已获得CoolerMaster等行业巨头的认可。
尼龙UQD的颠覆性价值源于三重成长动能的叠加:
AIDC产业爆发:AI算力需求驱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浪潮,Meta定制ASIC芯片热设计功率突破180kW,风冷散热已无法满足需求
液冷替代加速:英伟达GB300机架功耗达120kW,液冷渗透率预计快速提升至80%以上
材料技术突破:尼龙方案较金属减重40%,生产成本降低约30%,耐腐蚀性显著提升设备寿命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这三重替代逻辑共同构成了液冷产业的成长飞轮,预计2026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达800亿元,其中UQD占比约10%,即80亿元市场空间。
02 市场格局:百亿蓝海与国产突围
UQD(通用快速断开接头)作为液冷系统的关键组件,技术壁垒主要集中于防泄漏设计与精密制造。在服务器内部,它连接管路与冷板;在外部,则连接机架与Manifold(分流器),实现冷却液的安全输送。
市场空间测算呈现爆发式增长曲线:
- GB200服务器单机柜UQD价值量约9.9万元(198对×500元)
- GB300架构升级后增至12万元(342对×350元)
- 预计2025-2027年全球UQD市场规模43.5亿/64.4亿/82.4亿元,CAGR达38%
全球竞争版图中,国内企业正快速崛起。派克汉尼汾、丹佛斯等国际巨头面临中航光电(TSN系列三曲槽锁紧式连接器)、英维克(UQDB盲插接头系列)的技术追赶。而溯联股份的尼龙方案和硕贝德的英伟达供应链突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入新阶段。
03 受益矩阵:A股液冷产业链全图谱
随着尼龙UQD技术商业化加速,A股市场将形成完整的受益矩阵:
技术突破龙头
溯联股份(301397):尼龙UQD完成性能验证,系统方案推广中,新能源汽车管路技术向算力领域迁移
硕贝德(300322):液冷板通过英伟达GB200认证,UQD产品送样测试尾声,预计2025Q4量产
液冷系统集成
高澜股份(300499):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规模商用
申菱环境(301018):液冷机柜系统获多家数据中心采用
飞荣达(300602):液冷板技术覆盖服务器全链条方案,单机价值量30万元
上游材料与部件
中石科技(300684):导热材料核心供应商
银轮股份(002126):换热器技术向液冷领域延伸
川环科技(300547):开发软管+接头总成方案,研发“复合结构接头”
算力基础设施
浪潮信息(000977):全球服务器龙头,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
中科曙光(603019):自主算力体系推动液冷需求
紫光股份(000938):ICT基础设施全栈液冷方案
该矩阵覆盖从材料创新、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技术突破将带动全链条价值重估。

04 投资策略:把握三重替代窗口期
基于液冷产业的成长性和技术替代节奏,我们提出分级投资策略:
个股聚焦
溯联股份:目标价34.2元(2025年30倍PE),液冷业务有望贡献超30%营收增量
硕贝德英伟达供应链突破带来业绩弹性,GB300冷板数量提升140%
当科技巨头竞逐算力巅峰,不起眼的接头成为千亿液冷市场的咽喉要道。尼龙替代金属的故事,正从实验室悄然走向全球数据中心。
风险提示与免责条款
风险提示
1. 技术商业化风险:UQD产品认证及量产进度可能低预期(如硕贝德仍处测试阶段)
2. 市场竞争加剧:派克、丹佛斯等国际巨头加速迭代,国内厂商毛利率承压
3. 原材料波动:尼龙原料PA66价格受原油及供需关系影响
4. 技术路线迭代:浸没式液冷等新技术可能削弱冷板方案需求
5. 地缘政治风险:北美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可能影响出海进程
免责条款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个股仅为分析案例,不代表推荐立场。读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技术发展、市场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分析结论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