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出载人倾转旋翼机,适配海军航母及两栖攻击舰需求。

用户头像
海外消息速推
 · 中国香港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据南华早报报道,一款疑似中国载人倾转旋翼机原型机完成首飞,拍摄地点据称位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设施附近。照片中白色原型机悬停于居民楼前,旋翼垂直呈直升机模式,驾驶舱设计显示可载人,若确认则为中国首架载人倾转旋翼机;另有照片显示机库内有两架未完工该机型,部分机械结构暴露。

该原型机与美国 V-22 “鱼鹰” 设计有别:仅螺旋桨可旋转,发动机保持固定,此举能降低机械复杂性、提升可靠性;且体型远小于 “鱼鹰”(“鱼鹰” 最大起飞重量 27 吨),机头及机身与哈飞直 - 9 系列直升机相似。

中航工业 2023 年珠海航展曾展出该机模型,当时定位为民用(如运输、应急救援),但具备军事潜力,尤其可补充中国军方非直升机垂直起降飞机的缺口,适配海军航母及两栖攻击舰需求。

此外,中国私营联合飞机公司的 6 吨级兰鹰 R6000 倾转旋翼机原型机自去年 10 月完工后持续地面测试,计划作为货运无人机或可载 6-12 人的无人客机,巡航速度 550 公里 / 小时,续航里程 4000 公里。

中直股份(600038.SH)
作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核心上市平台,中直股份直接参与倾转旋翼机研发。其全资子公司航空工业昌飞正在推进AR-E3000 电驱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该机型采用倾转旋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 2600KG,已完成总装下线并进入试飞阶段。AR-E3000 的设计逻辑与文中提到的哈尔滨原型机高度相似(仅螺旋桨旋转、发动机固定),且其技术验证机已实现垂直起降与高速前飞模式转换,未来可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直股份作为 A 股唯一实现倾转旋翼构型 eVTOL 总装下线的上市公司,稀缺性显著。

航天彩虹(002389.SZ)
公司生产的彩虹 CH-10 无人倾转旋翼机已实际应用于军事领域,其技术参数(最大平飞速度 320 公里 / 小时、实用升限 7000 米)与文中描述的无人机技术路径一致。彩虹 CH-10 采用倾转旋翼设计,可执行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且已通过自主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技术成熟度较高。航天彩虹作为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龙头,其产品谱系与倾转旋翼技术的结合将强化其市场竞争力。

航发动力(600893.SH)
联合飞机公司研发的兰鹰 R6000 倾转旋翼机采用中航发集团的AES100 涡轴发动机,该发动机由航发动力所属单位研制,具备 1000kW 起飞功率,可满足 6 吨级倾转旋翼机的动力需求。AES100 发动机采用单晶涡轮叶片、全权限数字控制等先进技术,其量产将直接带动航发动力的业绩增长。此外,文中提到的哈尔滨原型机若采用国产发动机,航发动力亦可能参与配套。

技术验证风险:倾转旋翼机的机械复杂性可能导致研发周期延长,例如美国 V-22 鱼鹰曾因可靠性问题多次推迟部署。需关注中直股份 AR-E3000、联合飞机 R6000 的试飞进展及适航认证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