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化学与工程新闻报道,7 月,葛兰素史克与恒瑞达成合作,支付 5 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 120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获得 12 种治疗呼吸、免疫、癌症疾病的候选药物,成为中国药企重要国际合作标杆。当前欧美大型制药公司因关键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冲击面临收入缩水压力,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寻求创新药补充产品线。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表现亮眼,香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初至 7 月底上涨 87%,而美国标普生物科技 ETF 同期下跌 6%。国际资本与药企积极布局中国:Evercore ISI 计划在沪举办生物科技峰会,吸引超 120 位欧美投资者;辉瑞、阿斯利康、礼来、罗氏等巨头或派人来华寻找交易机会,或在华设立创新中心、孵化器,罗氏加速器已与 20 余家初创企业建立 10-15 个合作关系。
中美地缘政治带来一定不确定性:美国 2023 年《生物安全法案》曾试图限制美药企与中企合作但已停滞,特朗普政府曾提出叫停细胞材料跨境运输、优先审批本土药企、对中进口药征税等措施,但关税承诺未兑现且已延长暂停期限。
尽管存在政策变数,行业多数观点持乐观态度,认为生物科技领域合作聚焦患者利益,中国生物科技崛起不仅能为全球提供更多治疗选择、降低药价,还将推动慢性疾病治疗创新,跨境合作仍在持续深化。
恒瑞医药(600276.SH)
核心逻辑: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 12 种候选药物的全球开发合作,获得 5 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 120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恒瑞医药。这是中国药企史上金额最大的单项目授权交易之一,标志着其在呼吸、免疫、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实力获得国际认可。公司 2025 年中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 29.67%,国际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卡瑞利珠单抗、HRS-7535 等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已超 80 亿美元恒瑞医药。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 PD-1 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BTK 抑制剂 HRS-1167 等管线进入全球多中心 III 期临床,与默沙东、Kailera 等国际药企的合作网络覆盖欧美主流市场。
百济神州(688235.SH)
核心逻辑:BTK 抑制剂百悦泽 ®(泽布替尼)2024 年全球收入 132.46 亿元(同比 + 74.11%),成为全球适应症最广的 BTK 抑制剂;PD-1 单抗百泽安 ®(替雷利珠单抗)收入 101.10 亿元(同比 + 29.59%),在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加速放量。公司与诺华、安进等药企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其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国际化进展:百悦泽 ® 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获批,百泽安 ® 在 10 余个国家提交上市申请,2025 年计划启动多项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
有海外授权合作,但交易规模和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2025年9月,拟将BAT1806(托珠单抗)注射液在欧盟、中东等地的商业化权益许可给STADA Arzneimittel AG2。最高可达1.36亿欧元(包括850万欧元首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