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国防金属锗的限制导致供应“极度紧张”

用户头像
海外消息速推
 · 中国香港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 2023 年宣布锗出口限制,2024 年底起出口量大幅下滑,作为全球锗生产主导者(2024 年产量占比超 65%),其管控引发全球供应严重紧缩。美国 2025 年 1-7 月自华锗进口量较 2024 年同期降 40%,贸易商称中国发货 “完全枯竭”,现货市场正常运转被摧毁,此前可购 100 公斤如今仅能获 10 公斤,价格涨至原来 3-4 倍。

价格方面,锗价从 2023 年初每公斤 1000 多美元飙升至近 5000 美元,创 2011 年以来新高。全球年需求 180-200 吨,当前供需严重失衡,美欧国防领域需求 “猛增”,锗对战斗机热成像系统至关重要且替代困难,军事应用重设系统成本高、精度风险不可接受。

俄罗斯因制裁退出西方供应体系,洛克希德马丁直接与韩国锌业签供应协议,凸显市场紧张。中国以外仅优美科、泰克资源等产少量锗,Nyrstar 计划建回收设施,但短期难缓解缺口,部分企业被迫研发替代材料。军事光学领域对锗的红外透过率、折射率稳定性要求苛刻,替代材料(如硒化锌)成本高 3 倍且加工难度大。美国 LightPath 等企业的替代方案至少需 3-5 年商业化,短期内中国企业垄断地位难以撼动。

云南锗业(002428.SZ)

作为国内锗产业绝对龙头,云南锗业在出口限制下充分体现 "定价权 + 产能释放" 双重优势:

产能全球领先:拥有锗矿开采、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2023 年锗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材料级锗锭产能 47.6 吨 / 年,光伏级锗晶片产能 50 万片 / 年(4-6 英寸)。2025 年计划通过 "空间太阳能电池用锗晶片建设项目" 将锗晶片产能提升至 250 万片 / 年,按全球年产量 200 吨测算,其全球占比有望突破 35%。

高端市场主导:产品覆盖光纤级、红外级、光伏级等高端领域,其中光纤用四氯化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 60%,红外锗镜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30%。2025 年启动的 "先进锗材料建设项目" 将新增高纯四氯化锗 45 吨 / 年、区熔锗锭 50 吨 / 年产能,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

政策红利显著:作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深度受益于国家对战略资源的保护政策。2024 年锗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120%,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 187%,出口限制实施后订单量持续攀升。

驰宏锌锗(600497.SH)

作为伴生锗生产标杆企业,驰宏锌锗在成本控制与产能稳定性上具备独特优势:

稳定的原生锗供应:依托彝良驰宏、驰宏会泽两大铅锌矿山,2023 年锗产品含锗量达 65.92 吨,产能利用率超 100%,占全球原生产能的 30% 以上。公司锗精矿完全自给自足,生产成本较外购原料企业低 20%-30%。

技术突破与扩产潜力:2023 年突破光纤级超高纯四氯化锗产业化技术,产品纯度达 6N(99.9999%),直接切入 5G 通信核心材料市场。公司规划在 2026 年前将锗产品含锗量提升至 80 吨 / 年,重点发展半导体级锗单晶材料。

多元业务协同效应:锌、铅、锗协同冶炼模式下,锗提取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 60%。2023 年锌合金产量突破 14 万吨,副产品硫酸、银、镉等进一步增厚利润,抗周期能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