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股海小小淘金客
 · 江西  

$洲际油气(SH600759)$ 本次深入研究已完成,今天还能使用 4 次。
项目概况与研究背景
哈萨克斯坦苏克气田项目作为中国海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加速推进。该项目由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600759.SH)参股,通过苏克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Sozak Oil & Gas LLP)进行开发运营。苏克气田不仅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更重要的是蕴含了全球稀缺的特大型氦气资源,其战略价值远超商业范畴 。
截至2024年底,苏克气田已完成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证券交易所(AIX)主板挂牌上市,市值约21.6亿美元 。项目整体开发分多期实施,一期工程设计年产天然气60亿立方米,配套年产氦气1000万立方米,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百亿美元 。本报告将从项目投资构成、技术方案、经济效益、风险评估等多个维度,对这一重大能源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与资源储量
苏克气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楚萨雷苏盆地,西北紧邻南图尔盖盆地,地理位置优越。气田矿权面积16,116.6平方公里,其中东部95%的区域位于突厥斯坦州(原南哈萨克斯坦州),西部约5%的面积位于克孜勒奥尔达州 。气田中心距离中亚天然气管线哈南线直线距离仅145公里,为天然气外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
从资源储量来看,苏克气田堪称世界级大型气田。根据国际评估机构GCA(Gaffney Cline & Associates)的最新评估,截至2021年12月31日,苏克气田的2P储量为964亿立方米,地质潜在资源量高达1万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大学的远景资源量估算最佳估值更是达到18,047亿立方米,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 。
更为重要的是,苏克气田还蕴藏着丰富的氦气资源。2021年11月,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苏克气田氦气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采用间接容积法计算得出:三级地质储量为21.89亿立方米,三级可采储量为13.01亿立方米,被鉴定为特大型氦气田 。这一储量规模相当于中国已探明氦气资源总量的118%,对缓解中国氦气进口依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1.2 开发历程与最新进展
苏克气田的勘探开发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前苏联时期,先后经历了前苏联勘探期、西方石油公司勘探期和苏克公司勘探开发期。2013年,中科集团(洲际油气实际控制人旗下企业)全资收购苏克公司,获取该区块全部权益,项目进入快速开发阶段 。
2024年以来,苏克气田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
钻井工程方面,2024年11月13日,苏克气田2024年度第二口钻井工作全面启动,按计划在当年年底前完钻。截至2024年底,KENDYRLIK地区两口井的钻探工作正在有序实施,现场钻探工作通过中哈方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实现了地质与工程有效结合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10日,KNDK9井在礁滩体储层试气获得日产14.9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证实了该区域优质储层的开发潜力 。
氦气开发合作方面,2024年12月17日,苏克公司与中科富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氦气项目研究与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氦气提取工艺、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中科富海作为国内领先的低温装备企业,其自主研发的LNG-BOG低温提氦装置可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氦气,为苏克气田氦气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
融资与上市方面,苏克公司于2024年3月完成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证券交易所(AIX)主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KZ1C0013630,按2024年10月汇率折算,当前市值约21.6亿美元 。这为项目后续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本平台。
1.3 股权结构与治理架构
截至2025年7月,苏克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一股独大、多方参与"**的特点:
股东名称 持股比例 备注
中科荷兰石油 50.05% 控股股东,与洲际油气同一实控人
马腾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10% 洲际油气子公司
中科荷兰能源集团 7.859% 洲际油气间接持有
洲际油气(通过多层架构) 17.859% 实际权益
其他股东 约14.232% -
洲际油气通过"直接持股+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控制苏克公司17.859%的股权。其中,中科荷兰能源持有7.859%股权(包括2025年7月通过债权置换新增的0.85%),马腾石油持有10%股权,洲际油气还通过新加坡骏威有限公司间接持有0.231%股权 。
在治理架构方面,2022年4月,苏克公司与洲际油气签署了《运营管理及合作开发协议》,约定由双方共同派驻代表组成联合管委会,对合同区气田的勘探、开发及生产进行经营管理。根据协议,洲际油气享有对苏克公司天然气、氦气勘探开发及LNG项目的优先合作权,并在氦气生产期享有51%的分成权益。
二、投资结构与资金来源
2.1 投资总额与构成
苏克气田项目的投资规模巨大,根据多方信息综合分析,项目整体投资预计超过100亿美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是项目投资的核心组成部分。2021年6月,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克公司签署了《哈萨克斯坦苏克天然气综合开发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为11.96亿美元 。该合同涵盖了年产60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设施的建设,工程范围包括钻探井、内部集输系统、油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和配套工程。
历史投资累计方面,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科集团对苏克气田累计投资约13.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要为收购、生产运营支出,占总成本的86.1%;研发支出约1.42亿元,占总成本的10.24% 。这部分投资主要用于早期的勘探、钻井等基础工作。
战略投资者注资为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2017年7月,法国斯伦贝谢公司以增资方式向苏克公司投资2.14亿美元,获得30%股权 。斯伦贝谢的投资分为两部分:6400万美元为矿权份额投资,1.5亿美元为投资换取苏克公司和洲际油气矿权的资金 。作为全球一流的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公司,斯伦贝谢的加入不仅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其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
氦气开发专项投资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氦气分离提取的技术复杂性,预计氦气提纯设施投资规模在10-20亿元人民币。中科富海为项目提供的"变压吸附+膜分离"技术及万瓦级氦液化装置,虽然具体金额未披露,但参考同类项目(如国内LNG-BOG提氦单套装置投资约5-8亿元),这部分投资不容忽视。
2.2 融资安排与资金来源
苏克气田项目的融资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股权融资是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前述的战略投资者注资外,苏克公司通过在AIX上市获得了重要的融资平台。上市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也为后续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创造了条件。
债权融资方面,根据最新信息,项目正在推进一期15亿美元银团贷款的最终协议签署 。这一融资安排将为项目一期建设提供重要的债务资金支持。银团贷款通常由多家国际银行共同参与,具有金额大、期限长、风险分散等特点。
股东借款在项目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项目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还未进入开采销售阶段,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勘探支出主要依赖股东美金借款。2020年,由于哈萨克斯坦坚戈持续贬值,美元借款产生了约1054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反映出汇率风险对项目融资成本的影响。
政府支持政策为项目提供了隐性资金支持。作为哈萨克斯坦的重点能源项目,苏克气田获得了政府的多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用地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等。这些政策支持虽然不直接体现为资金投入,但实质上降低了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2.3 洲际油气的投资策略
洲际油气在苏克气田项目中采取了**"小股控大、技术分成"**的投资策略:
股权投资逐步增加。从最初的10%股权(2016年获赠),到目前的17.859%,洲际油气通过多次股权交易逐步增加在苏克公司的权益。特别是2025年7月通过债权置换新增0.85%股权,体现了公司对项目长期价值的认可。
氦气分成协议保障收益。根据2022年签署的合作开发协议,在氦气正式进入生产期后,苏克公司所生产的氦气在扣除相关成本和偿还资金后,剩余部分按照**洲际油气51%、苏克公司49%**的比例分配。这一安排使洲际油气在不增加股权投资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过其股权比例的氦气收益权。
轻资产运营模式。洲际油气主要通过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参与项目开发,每年收取200万元人民币的管理咨询费用(可选择现金或实物支付)。这种模式既降低了资金压力,又能分享项目收益,体现了公司在资源获取上的灵活性。
三、技术方案与工程进展
3.1 天然气开采技术方案
苏克气田采用了**"多层系、立体开发"**的技术策略,充分利用纵向上发育的多套含气层系:
储层特征与开发策略。苏克气田纵向上发育三套主要储层:基底花岗岩和变质岩裂缝型储层、上泥盆统致密砂岩储层、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储层。这三套储层单层厚度薄、纵向层数多、累计厚度普遍大于百米。针对不同储层特征,项目采用了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对基底和上泥盆统构造气藏采用常规开发方式,对下石炭统大面积连续型气藏采用水平井、压裂等非常规开发技术。
钻井与完井技术。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钻井技术,包括小井眼优快钻完井技术,可使工程投资降低30%。同时,首创的2寸连续管"节流控压+柱塞举升"采气技术,不仅延长了气井稳产期,还使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14.5%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率。
地面工程建设。中工国际承包的EPC工程包括了完整的地面生产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 集输系统:建设内部集输管网,将各井产出的天然气汇集到处理厂
- 处理厂:建设天然气处理厂,进行气液分离、脱硫、脱水等处理
- 外输管道:建设连接中亚天然气管网的外输管道,设计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年
- 配套工程:包括供电、供水、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
3.2 氦气分离提取技术
氦气分离提取是苏克气田项目的技术核心,也是最大的技术挑战:
氦气含量与分布特征。苏克气田氦气含量呈现出**"自下而上递减"**的特征:基底平均0.24%、上泥盆统平均0.22%、下石炭统平均0.18%。虽然含量相对较低,但由于天然气储量巨大,仍具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
技术合作模式。2024年12月,苏克公司与中科富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氦气资源 。中科富海作为国内领先的低温装备企业,其核心技术包括:
- **"变压吸附+膜分离+精制纯化"**的提氦工艺
- LNG-BOG低温提氦装置,采用低温分离方法提纯氦气
- 可产出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氦气
氦气提取工艺流程 :
1. 原料气预处理:含氦原料气首先经过调压稳流,送入催化脱氢/脱水系统脱除氢气
2. 粗氦提取:脱氢后的气体进入粗氦提取系统,得到纯度约95%的粗氦气
3. 深度纯化:粗氦气经中压低温吸附纯化系统深度净化杂质,最终产出5N高纯氦气
4. 液化储存:高纯氦气经液化装置制成液氦,便于储存和运输
3.3 工程建设进展
截至2025年9月,苏克气田项目建设进度已进入**"开发准备与钻探实施并行"**阶段 :
钻井工程进展:
- 2024年完成2口钻井,KENDYRLIK地区两口井钻探工作有序推进
- 2025年6月,KNDK9井试气获得日产14.9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
- 累计已完成开发区域和试采区域的部分钻井、测井、录井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 项目所需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 通往井场的道路条件良好,气田中心距离中亚高速公路160公里
- 现场已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
技术准备情况:
- 已完成开发区域和试采区域的部分二维和三维地震工作
- 与中科富海的氦气提取技术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 天然气销售协议已签署,为项目投产奠定了市场基础
四、经济效益分析
4.1 收入预测模型
苏克气田项目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天然气销售和氦气销售两大部分:
天然气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项目规划,一期工程设计年产天然气60亿立方米,销售价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挂钩。基于2025年的市场预测,布伦特原油均价约74美元/桶,对应天然气井口价约1.08元/立方米 。
天然气销售收入测算:
- 年产量:60亿立方米
- 销售价格:1.08元/立方米
- 年销售收入:60亿立方米 × 1.08元/立方米 = 64.8亿元人民币
考虑到苏克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天然气公司签署的销售协议,天然气将在5年内达到年产60亿立方米的目标 。部分分析认为,如果参考俄罗斯输往土耳其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每千立方米295-330美元),苏克气田年销售额可达18-20亿美元 。
氦气销售收入预测
氦气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其销售收入将成为项目的重要利润来源。根据不同的价格基准,氦气收入预测存在较大差异:
按进口价格测算:
- 当前中国进口氦气价格:约50元/立方米
- 一期年产氦气:1000万立方米
- 一期氦气收入:1000万立方米 × 50元/立方米 = 5亿元人民币
按瓶装氦气价格测算:
- 当前中国瓶装氦气价格:655元/瓶(40L),折合16,375元/立方米
- 一期氦气收入:1000万立方米 × 16,375元/立方米 ≈ 16.4亿元人民币
- 二期(3000万立方米)氦气收入:约49.2亿元人民币
按管束氦气价格测算:
- 截至2025年1月,管束高纯氦气月均价:103元/立方米
- 一期氦气收入:1000万立方米 × 103元/立方米 = 10.3亿元人民币
4.2 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苏克气田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一期工程盈利预测:
- 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约70亿元人民币)
- 年均自由现金流:4亿美元以上(约28亿元人民币)
- 投资回收期:约8.3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洲际油气权益收益:
- 天然气权益收入:按17.009%股权比例,对应收入约11.02亿元
- 氦气权益收入:按51%分成比例,一期可获得510万立方米氦气
- 综合权益收入:预计可达15-20亿元人民币/年
4.3 投资回报评估
苏克气田项目的投资回报指标表现优异:
内部收益率(IRR):项目内部收益率约为25.66%,远高于一般能源项目10-15%的基准收益率要求 。
投资回报率:预测投资回报率为50%,投资回收期约8.3年,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
净现值(NPV):在8%的折现率下,项目净现值达到30亿元 。
敏感性分析:
- 天然气价格每上涨10%,项目净现值增加约15%
- 氦气价格每上涨10%,项目净现值增加约20%
- 投资成本每降低10%,项目净现值增加约25%
4.4 长期价值评估
从长期来看,苏克气田项目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
资源价值:
- 天然气2P储量964亿立方米,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 氦气可采储量13.01亿立方米,按50元/立方米计算价值约650亿元人民币
- 总资源价值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
战略价值:
- 项目已被列为"一带一路"能源动脉上的战略枢纽
- 有助于保障中国氦气供应安全,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 为中国企业海外能源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产业带动价值:
- 带动国内油气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 促进氦气应用技术创新,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
-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5.1 地缘政治风险
苏克气田项目面临的首要风险是地缘政治风险:
风险表现:
- 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性存在不确定性
- 2022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全国性骚乱,导致项目投产延期
- 国际关系变化可能影响项目运营和产品出口
应对措施:
- 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赢得民众支持
- 购买政治风险保险,转移部分风险
- 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5.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氦气分离提取的技术挑战:
风险表现:
- 氦气含量相对较低(平均0.2%),提取成本高
- 氦气分离技术复杂,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 氦气作为战略资源,出口可能需要政府授权
应对措施:
- 与中科富海等技术领先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 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持续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 提前申请相关出口许可证,确保合规运营
- 采用模块化建设,降低技术风险
5.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
风险表现:
- 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波动较大
- 氦气市场需求受半导体、航天等行业影响
- 全球氦气供应格局变化可能影响价格
应对措施:
- 签订长期销售协议,锁定部分价格风险
- 开发多元化的销售市场,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及其他国家
- 建立价格对冲机制,通过金融工具管理价格风险
- 加强市场研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5.4 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涉及项目建设和生产的各个环节:
风险表现:
- 项目建设可能因各种原因延期
- 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
- 人员管理复杂,需要协调中哈双方员工
应对措施:
-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加强项目管理
-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 招聘和培养当地员工,实现本土化管理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5.5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汇率波动和融资风险:
风险表现:
- 哈萨克斯坦坚戈贬值导致美元借款产生汇兑损失
- 项目投资巨大,融资压力大
- 利率变化可能增加融资成本
应对措施:
- 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实现现金回流
-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国际金融机构支持
六、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6.1 对中国氦气供应格局的影响
苏克气田的开发将彻底改变中国氦气供应格局:
缓解进口依赖:中国目前氦气年消耗量超过2600万立方米,但95%以上依赖进口 。苏克气田一期1000万立方米的产能即可满足国内约33%的需求,二期3000万立方米产能可满足约100%的需求 。
降低进口成本:目前中国氦气进口成本约103元/立方米,通过自主开发,预计可将成本降至80-90元/立方米,降低10-20%的成本 。
保障供应安全:美国掌握全球40%以上的氦气储量,中国83%的进口氦气来自卡塔尔,但卡塔尔工厂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 。苏克气田的开发将使中国摆脱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6.2 对洲际油气的战略意义
苏克气田项目对洲际油气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
业务转型升级:从传统油气开采向"油气+氦气"综合开发转型,使公司从周期性能源商升级为战略材料供应商 。氦气作为"油气中的锂资源",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估值逻辑重塑:氦气业务的加入将使公司估值逻辑从传统能源股向高科技资源股切换,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市场分析认为,若氦气商业化成功,公司市值有望打开1300亿元空间。
盈利能力提升:氦气业务毛利率可达60%以上,高于传统油气业务56.18%的毛利率。预计氦气业务将为公司贡献30-50%的利润,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产业链延伸:通过掌控上游氦气资源,公司可以向下游氦气应用领域延伸,如半导体制造、医疗设备、科研装置等,构建完整的氦气产业链。
6.3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苏克气田项目将对多个产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钻井设备、采气设备、氦气分离设备等,将带动国内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特别是中科富海等企业的氦气提取设备,有望通过项目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化。
工程服务业:中工国际等工程服务企业通过参与项目建设,积累了海外大型能源项目的EPC总承包经验,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氦气应用产业:稳定的氦气供应将促进国内半导体、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科研等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氦气是不可或缺的特种气体。
新能源产业:氦气在核聚变、超导电力等新能源领域有重要应用。苏克气田的开发将为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提供关键材料保障。
6.4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
苏克气田项目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成功典范:
能源互联互通:项目将通过中亚天然气管网,实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能源大动脉注入新的活力。
技术合作共赢:通过与哈萨克斯坦的技术合作,中国企业不仅获得了资源,也输出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互利共赢。
民心相通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雇佣当地员工、参与社区建设、支持教育医疗等方式,增进了中哈两国人民的友谊。
示范带动效应:苏克气田项目的成功将为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开展能源合作提供宝贵经验,带动更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七、结论与展望
7.1 核心结论
通过对洲际油气苏克气田项目的全面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核心结论:
投资规模巨大但回报可观。苏克气田项目整体投资预计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约30-40亿美元。虽然投资规模庞大,但项目具有优异的财务表现:内部收益率约25.66%,投资回收期8.3年,年均自由现金流4亿美元以上。特别是氦气资源的开发,将为项目带来巨大的增值空间。
技术方案可行且不断优化。项目采用的天然气开采技术和氦气分离技术均为成熟技术,通过与中科富海等企业合作,技术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工艺持续优化,项目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战略价值远超商业意义。苏克气田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合作的战略工程。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项目对缓解中国氦气进口依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险可控且应对措施完善。项目面临的地缘政治、技术、市场等风险均在可控范围内,且已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通过多元化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手段,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将不断增强。
7.2 发展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苏克气田项目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期展望(2025-2027年):
- 2025-2026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年产6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
- 2026-2027年氦气分离装置投产,实现年产1000万立方米氦气产能
- 项目开始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投资回报逐步显现
中期展望(2028-2030年):
- 二期工程启动,将天然气产能提升至160亿立方米/年,氦气产能提升至3000万立方米/年
- 氦气业务成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占比达到30-40%
- 项目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长期展望(2030年以后):
- 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全球重要的氦气供应源
- 带动形成完整的氦气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 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7.3 对投资者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关注苏克气田项目的投资者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洲际油气投资者:
- 苏克气田项目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建议长期持有,分享项目成长红利
- 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和氦气商业化进展,这是影响公司估值的关键因素
- 注意汇率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适当分散投资
对于行业投资者:
- 苏克气田的开发将带动装备制造、工程服务、氦气应用等多个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可积极参与
- 氦气产业链上下游存在大量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拓展方面
- 关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带来的投资机遇
对于政策制定者:
- 建议加大对氦气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
- 推动氦气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 完善氦气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苏克气田项目作为中国海外能源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成功开发不仅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更将为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相信这一承载着中哈两国人民友谊的能源项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