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人生是历练: 三个行业对应的区别比较大。
1.玻尿酸。玻尿酸所在的医美,其实更多的是行业更替+内卷,前者是锦波生物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前两年是风口,其实玻尿酸和胶原蛋白属于相辅相成的,只不过不少医美机构对顾客存在一定诱导性,目前胶原蛋白的利润更大。而玻尿酸前几年属于进入玩家太多,有很多劣质玻尿酸企业大量涌入。就以昊海的海魅为例,了解到不少人去医美机构,点名要打海魅,但被医美机构替换成小厂品牌的玻尿酸。加上各种价格战,虽然作为上游的玻尿酸出厂价格占顾客最终消费价格比例很低,但还是多少会受到影响。目前走高端,海魅、云镜、月白这些还是保持不错的增长。前面一二代玻尿酸类似于爱美客的嗨体,算是走到产品尽头了,红利差不多也没了。
2.骨科。骨科前几年影响比较多,昊海的骨科关节腔粘弹,属于小众赛道,这个随着行业了。属于是前几年被控费卡的太狠,今年刚刚恢复的。隔壁的大博也刚出的半年报,平均都是增长20-30%吧。威高半年报还没出,但大概率也不差。昊海骨科今年算是企稳了。
3.眼科。眼科就是ok镜+人工晶状体。前者是受限于出生率、降价+集采,目前影响已经出现了,昊海也是走向利润更高的自研,增长也是比较显著的,下降多的是目前刚刚放弃的代理。财报原话““亨泰 Hiline”品牌角膜塑形镜产品作为2011 年上市的成熟产品受到冲击较为明显,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销量和收入下降,但“迈儿康myOK”和“童享”品牌角膜塑形镜产品凭借更高透氧率的材料、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处方片销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8.39%和 86.01%,部分对冲了“亨泰 Hiline”产品销量下滑的影响。”
后者人工晶状体被集采砍了很惨,昊海的河南宇宙和新产业目前还是中低端为主,受集采影响特别大。只有走高端才能过的比较好,隔壁爱博高端晶状体受到集采价格影响极小。昊海的人工晶状体中高端刚刚开始,财报原话“中端预装式非球面产品迅速替代普通球面及非球面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 73.82%,销售收入占人工晶状体产品线收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 13.11%增长至 29.36%,高端的区域折射双焦点产品的销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昊海生科(SH688366)$ $昊海生物科技(06826)$//@人生是历练:回复@尼古拉清隆:兄弟好!
请教玻尿酸、骨科、眼科都在下降,这是存在普遍性呀。这背后又是什么因素主导了呢?是医保局控费还是这类需求群体人数整体下降了,又或是因为这几年个人收入下降导致的呢?人口方面,按理人口才刚刚开始百万级下降,没理由这么快传导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