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星计划# $云天化(SH600096)$ $芭田股份(SZ002170)$ $史丹利(SZ002588)$
五:第二增长曲线-磷矿石业务(需求刚性,供给增长缓慢,价格长期维持高位)
(一):磷化工行业情况
1-产业链:磷矿石是磷化工产业链的核心上游原料,磷矿石加工可分为湿法磷酸和黄磷(干法)两条路线,湿法磷酸主要用于生产磷肥、饲料钙;黄磷主要用于制备草甘膦、热法磷酸、磷酸盐等;磷化工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及工业,磷肥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养分,磷盐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新能源材料等。
2-我国磷矿石储采比较低,若要做到资源可持续,需保证磷矿有序开采:我国磷矿石储采比仅33年(资源量和年产量的比值),在全球主要磷生产国中处于较低水平。摩洛哥储量超500亿吨,占比超67%,但产量只有3000万吨每年,开采率十分低下。
3-同时地理分布不均匀,我国磷矿生产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鄂四省,并由于磷矿行业具有较强的准入壁垒和资金壁垒,磷矿石产能主要集中在贵州磷化、云天化、兴发集团、川发龙蟒等大型国企。
政策上国家严格控制产能,采取以渣定产政策,要求企业配套相应环保处理能力,并关停年产50万吨以下小厂;《宜昌市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5年)》中明确提出磷矿石开采总量的要求,即到2025年磷矿开采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以下,不得新建产能50万吨/年以下的磷矿。
(二):供需紧平衡,新增产能在26-27年才能释放,价格保持高位
1-根据券商提供的供需平衡表,近年来磷矿石消费量和产量基本都超10000万吨以上,企业开工率超过90%;预计未来需求侧仍将保持5%左右的增速。
2-但从供给扩张来看,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5年7月,国内磷矿石有效产能为1.19亿吨/年,相较于2024年水平无增长。根据百川盈孚统计,2025-2029年期间国内将新增约6525万吨/年磷矿石产能,其中约80.5%的产能将集中于2026年和2027年年内建成投产,计划于2025年年内投产的磷矿石产能仅为250万吨/年。然而,根据部分原计划于2024H2及2025H1投产的磷矿石产能截至2025年6月仍未正式建成投产,说明磷矿石新增产能的建设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性---供给扩张很可能不及预期。
3-而从芭田管理层调研来看,公司的90万吨在三四季度获得审批通过后,即可马上满产。如果按照此前百川盈孚25年预计增长250万吨,芭田的90万吨占比就将超过新增的36%,同时也能立马产出,对于公司业绩将有很大刺激。
(三):需求侧磷肥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下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旺盛。
1-磷矿石下游应用主要为磷肥占比60%,湿法磷酸占比12%和磷酸盐占比11%。
2-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亩产量持续提升,磷肥国内需求较为刚性,出口为主要影响因素。
3-受益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旺盛。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335+GWh,同比增长64%。据券商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现有+拟建湿法磷酸项目产能共649万吨,预计20242028年湿法净化磷酸产能CAGR为13.54%。券商预计2024-2028年湿法磷酸产量CAGR为25.97%,2025-2028年净化磷酸开工率分别为69%/71%/87%/96%。
3-同时磷矿石价格持续维持高位:2023年年末以来,国内30%品位磷矿石价格始终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的高位水平,同时呈现出缓慢小幅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28%品位磷矿石船板价格维持在960元/吨左右。
(二):行业竞争格局
1-从产能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中云天化产能1450万吨排第一,芭田股份200万吨产能排在第五位;不过行业公司磷矿石生产多为自用,单独销售的量占比较小;对外销售中兴发集团以300万吨的销量排第一,不过从毛利率来看,芭田股份毛利率83%排在第一,公司在磷矿石的对外销售中拥有较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单价并不高)。
(三):按照目前情况预估公司25年磷矿石营收情况
1-按照24年情况磷化工毛利贡献5.9亿,化合肥毛利不变的情况下,25年新增毛利润在5.4-10.3亿,中间值预计7.8亿。Wind一致预期12亿的净利润,比24年增长8亿,很大概率就是今年90万吨产能通过,接近上限348万吨,毛利贡献16.2亿,对应增量10.3亿毛利,8亿净利---一致预期较为乐观,预期差较小。
六:历史股价走势
整体来看,公司股价走势与公司净利润较为相关;同时与行业指数相比,24年之前主要与复合肥指数走势较为一致,弹性略高于行业指数;24年之后,由于公司磷矿正式投产,公司股价与磷化工指数较为一致。
1:2007年9月-14年6月,公司2007年9月上市,作为国内第一家复合肥上市公司,上市首月涨幅超150%;此后跟随08年金融危机下跌,后逐渐恢复,反弹力度强于复合肥指数;期间营收基本保持正增长,利润在11年-14年基本都在个位数下滑;估值从72倍降至30倍。
2:14年6月-15年5月,经历大牛市,期间涨幅超380%,复合肥指数涨幅也超260%,跑出较强的超额;期间利润依旧个位数下滑,估值一路飙升至超135倍---牛市猪都能起飞。
3:15年5月-18年10月,大涨之后开始超过3年的下跌,期间公司跌幅超86%,复合肥行业指数跌幅超60%;同时期间净利润超过双位数下滑,估值也下杀---业绩估值双杀
4:18年11月-21年9月,三年大跌过后开始三年恢复期,期间涨幅150%,复合肥行业涨幅75%,跑出超额;期间营收触底反弹,净利润明显改善;估值维持在50倍附近—业绩提升
5:21年9月-24年2月,公司又开始近三年的阴跌,期间跌幅13%,复合肥指数跌幅超46%,公司跑出明显超额;期间营收、利润增速放缓,但仍维持较双位数增长,估值从50倍降至20倍---杀估值
6:24年2月至今,公司磷矿石开始放量出货,同时磷矿石供需紧平衡,价格维持温和上涨,期间公司股价涨幅超120%,磷化工指数涨超70%,股价与磷化工指数较为一致;期间公司业绩由于磷矿石出货出现爆发式增长,估值从20倍降至14倍(业绩增速太快)
最新股价已经反弹至16年的下跌位置10.4处,技术分析往上看到12.3(对应18%的空间),往下回调看到8.6(对应20%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