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萨维今年投资的美国拉马尔户外广告公司与中国分众传媒公司之比较
伯克希尔哈撒韦今年对美国拉马尔户外广告公司(Lamar Advertising, LAMR)的投资,与中国分众传媒(002027.SZ)形成了两个不同市场环境下户外广告龙头的对比。以下从业务模式、财务表现、市场地位、技术转型及投资逻辑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业务模式:重资产护城河 vs 轻资产扩张
拉马尔作为百年老店,采用重资产模式构建核心竞争力。其护城河源于北美地区35万块广告位的长期牌照积累,其中10%位于自有土地,贡献20%营收 。这种模式虽前期投入大,但抗周期能力强——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营收仅下滑不到20% 。拉马尔通过并购逐步扩张,每年收购1-2家区域公司,保持5%-15%的年化营收增速 。
分众传媒则以轻资产模式快速崛起,通过租赁电梯广告位覆盖中国275万个点位(含影院银幕) 。这种模式规避了市政审批的复杂性,在资本支持下实现“跑马圈地”。但轻资产依赖物业合作,若未来写字楼和卖场物业管理集中化,可能削弱其点位获取能力 。2024年分众收购新潮传媒后,市场份额提升至14.5%(户外视频广告占19.4%),形成“写字楼+社区”全场景覆盖 。
二、财务表现:稳定性与成长性的平衡
拉马尔的重资产模式带来稳定现金流。2025年Q2财报显示,前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17%至2.94亿美元,净利率约27% 。其估值相对保守,当前市盈率(TTM)为28.72倍,市净率(PB)约2.5倍(重资产特性)。伯克希尔的投资逻辑或看中其低估值(PE低于行业平均)、高股息(推测分红率3%-4%)及抗周期属性。
分众传媒2024年净利润51.55亿元(同比+6.8%),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9.14%至11.35亿元,显示消费复苏驱动的增长韧性 。其轻资产模式带来高ROE(2024年29.91%),但面临经济波动风险——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时,净利润曾暴跌86% 。当前市盈率(TTM)约18.5倍,市净率(PB)6.37倍,市销率(PS)10.13倍,估值高于拉马尔但低于历史中枢 。
三、市场环境:成熟市场的防御性 vs 新兴市场的波动性
美国市场:拉马尔深耕本地社区,25%收入来自快餐和服务业,客户粘性强 。美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稳定(2023年约87.3亿美元),拉马尔以约18%的份额位居第二。人均广告支出达950美元,是中国的近10倍,市场天花板较高。
中国市场:分众占据主导地位,但竞争激烈。2024年广告主预算向效果广告倾斜,分众的品牌广告收入承压 。不过,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增速(2024年约13.5%)远超美国,且人均支出仍有10倍增长空间。分众通过收购新潮传媒巩固优势,但需应对物业集中度提升和政策监管风险 。
四、技术转型:数字化与程序化的竞争
拉马尔数字化进程较慢,但数字广告点位(3500个)贡献54%营收,显示高单价特性。其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广告位数据,未来或通过AI优化投放效率。
分众近年加速数字化,2019年上线智能投放系统,与阿里妈妈对接实现程序化购买。2025年计划深化AI技术应用,如动态定价和精准人群匹配 。不过,其研发投入占比仅0.41%,低于拉马尔的技术投入强度 。
五、投资逻辑对比:伯克希尔的价值发现 vs 分众的周期反转
拉马尔符合巴菲特的“护城河+低估值”标准:重资产壁垒、稳定现金流、2025年PE低于行业均值。伯克希尔二季度建仓117万股(市值1.4亿美元),或看重其抗通胀属性和并购整合空间 。
分众则处于周期复苏阶段:2024年分红率92.45%,股息率4.69%,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 。其投资价值在于消费回暖带动广告主预算回升,以及收购新潮后的协同效应(预计新增11亿元利润) 。
六、风险与挑战
- 拉马尔:依赖并购扩张可能推高负债率(当前长期负债25.6亿美元),且数字化转型滞后于竞争对手 。
- 分众:经济下行周期中广告主预算收缩风险较高,轻资产模式对物业依赖度大,若物业集中化可能削弱点位控制力 。
结论
拉马尔代表成熟市场的防御性资产,适合追求稳定分红和抗周期回报的投资者;分众则是新兴市场的成长型标的,受益于消费复苏和数字化红利,但需承担经济波动风险。伯克希尔投资拉马尔,反映其在高利率环境下对现金流稳定资产的偏好;而分众的高股息和行业整合机会,使其成为中国市场兼具防御与弹性的选择。两者的对比,本质上是重资产护城河的确定性与轻资产扩张的波动性之间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