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东方雨虹是如何摆脱房地产的深度依赖的?

用户头像
云上老狼
 · 广东  

东方雨虹通过战略主动调整、经营质量优化与多元化布局,逐步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具体措施如下:
1. 战略重构: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剥离高风险依赖
公司从2022年起大幅优化业务占比——将地产直供比例从70%压缩至33%,同时将零售与工程渠道占比提升至62%,从“地产配套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并果断终止年收入约12亿元的高风险地产合作项目(回款周期长、财务风险高),虽短期影响营收,但显著提升资产质量。
2. 经营质量优化:从“规模扩张”转向“利润与现金流优先”
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28.6%升至32.4%,净利润率从8.7%增至11.2%;同时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同比增16.8%),在行业承压下实现“降依赖、提效益”的平衡。
3. 多元化布局: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分散业务风险
• 新业务延伸:布局装配式建筑(2024年注册雨虹美墅新加坡子公司,探索海外市场)、家装供应链(与江西丛一楼装饰合作,推动集成式仓储与整装服务)、运动地坪系统(安徽体育学院项目,切入文体设施赛道);
• 第二曲线深耕:从“防水单一品类”向“防水+建筑涂料、特种砂浆、节能保温、建筑修缮”多品类延伸,其中特种砂浆成为新增长引擎;
• 全球化拓展:通过海外子公司将装配式建筑等新业务推向国际,降低国内地产周期影响。
4. 保留优质客户:避免“一刀切”,绑定低风险合作伙伴
虽“去地产化”,但公司仍维持与国央企等优质地产客户的长期合作(如通过“影子选手”参与土拍深化绑定),既保留稳定现金流,又避免过度依赖民企地产商。
综上,东方雨虹的“摆脱依赖”并非完全脱离地产,而是通过“减风险、提效益、拓新业”的组合拳,从“地产依附型”转向“多引擎驱动型”企业,实现业务韧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