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从头再来过
 · 广东  

$长盈精密(SZ300115)$ 作为精密制造龙头,深度绑定特斯拉、Figure AI、英伟达等头部客户,机器人业务已进入量产阶段。2025年8月供应链验证显示,公司成为英伟达自研机器人双臂组件独家供应商,单机价值量数万元,预计带来50-100亿元市值增厚。结合消费电子复苏与新能源放量,上调目标价至40元(对应2025年63倍PE),维持“增持”评级。
一、行业爆发:人形机器人进入规模化落地元年
- 产业拐点: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50%(82亿元),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加速量产 。
- 技术突破:英伟达8月发布Jetson Thor计算平台,专为人形机器人优化,8月底批量供货,推动物理AI商业化落地 。
二、长盈精密:机器人业务多点开花,订单持续放量
1. 业务布局与产能
- 核心产品:关节齿轮、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模组等,单机价值量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 产能规划:深圳机器人产业园2025年底投产,预计年产值140亿元,行星滚柱丝杠日产能达100套(满足5万台机器人需求)。
- 订单规模:2025年机器人零部件供货量10万套,营收预计30亿元;英伟达合作若量产5000台,贡献15-25亿元营收。
2. 客户合作深度
- 特斯拉:供应Optimus关节齿轮、轴承,2025年量产1万台,单机价值量3-5万元。
- Figure AI:三年战略协议供货,2025年量产2万台,单机价值量数万元。
- 英伟达:独家供应双臂结构件,2025Q1小批量出货,单臂价值1.5万元,8月全球首发机型同步上市。
3. 技术壁垒
- 行星滚柱丝杠:成本仅为国际厂商1/10,良品率98%,寿命提升至2万小时。
- 精密制造: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CNC、压铸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模组良率95% 。
三、英伟达合作:估值重构的关键催化剂
- 合作实锤:供应链验证公司为英伟达自研机器人双臂独家代工厂,技术优势显著,直接验证全球竞争力。
- 财务影响:若2025年英伟达机器人量产5000台,预计贡献营收15-25亿元,毛利率45%,对应毛利6.75-11.25亿元。
- 估值提升:机器人业务估值分层拆解,英伟达合作单独给予50亿元市值,叠加特斯拉、Figure AI业务,目标市值540亿元(对应股价40元)。
四、财务与估值:业绩弹性显著,机构分歧加大
1. 业绩预测
- 2025年:营收200亿元,净利润10亿元(同比+30%),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突破15%。
- 增长动力:消费电子(苹果AI换机潮)、新能源(特斯拉/宁德时代放量)、机器人(三大客户订单)三驾马车驱动 。
2. 估值对比
- 目标价:机构分歧显著,中金维持24元“跑赢行业”,但考虑机器人业务高成长性,上调至40元(对应63倍PE)。
- 分部估值:主业(消费电子+新能源)140亿元+特斯拉机器人300亿元+Figure AI 50亿元+英伟达50亿元=540亿元 。
长盈精密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龙头,深度绑定全球头部客户,英伟达合作落地将显著提升估值。短期关注8月英伟达发布会及半年报订单披露,中长期看好机器人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建议逢低布局,目标价40元,止损位20元(对应2025年25倍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