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翎股份(SZ300375)$ 鹏翎股份:被低估的汽车黑马即将腾飞
鹏翎股份作为汽车产业链隐形冠军,当前股价仅有5元,中期目标价有望突破50元。其增长逻辑基于绑定头部车企、新能源业务爆发及产能扩张三大核心,虽存在短期财务压力,但长期发展动能充足。
核心逻辑一:深度绑定头部车企的技术壁垒
作为小米YU7全系车型电池冷却管路独家供应商,鹏翎掌握适配800V高压平台的超导液冷技术,散热效率超同行60%。订单已排至2026年,同时进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供应链,技术护城河持续构筑估值优势。
核心逻辑二:新能源浪潮的直接受益者
新能源渗透率每提升1%带动零部件需求增长0.8%。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比达28%,液冷机柜获3家头部客户认证。政策强制要求数据中心PUE≤1.2,液冷渗透率将自20%增至35%,冷板技术量产需求将大幅释放。
核心逻辑三:产能与技术的双重突破
天津基地满产支撑订单增长,临港/泰国基地扩建瞄准特斯拉、比亚迪轻量化需求。流体研发团队突破模块化设计,空调管路技术已进入蔚来、零跑等12家新势力供应链体系。
价值低估的核心矛盾
当前动态PE 53倍未反映两大潜力:小米汽车订单尚未计入财报(2026年产能锁定),液冷业务存在订单倍增预期。对比宁德时代早期估值跃迁路径,具备技术垄断性的鹏翎被明显低估。
风险与成长平衡
需警惕应收账款/利润比达1107%的现金流压力(如动力新科因同类问题上半年亏6.88亿),以及Q1销售费用增47%的短期影响。但细分领域龙头成长阶段常伴财务波动,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的持续突破才是核心关注点。
在新能源与液冷技术交汇的产业风口下,鹏翎正从传统胶管商转型为智能出行核心部件供应商。当市场认知与产业红利形成共振,50元目标将具备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