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概、港股、美股互联网公司个人用的估值表【08.23更】

用户头像
逸修1
 · 浙江  

前言:

1、互联网公司财报里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口径是各家自定义,不统一,不具备横向对比意义(美股巨头是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更宽,单这一点,港股、中概互联网公司就得折价)

2、好的统一口径是毛利-三费(扣除大额一次性费用,如有,类似反垄断罚款等)=运营利润,再减税(如异常得适当调节)得出净利润,减少数股东权益(如有)得归母净利润;如企业有股东回报(回购+分红),股东回报能抵消发股权激励和增发对股份的稀释,则把股权激励加回来得出扣非净利润,无股东回报则不加(假设一家公司按毛利-三费--税-少数股东权益=800亿,股权激励是200亿,则扣非归母净利润是800+200=1000亿,该公司不回购则用800亿归母净利润计算估值,回购且大于等于200亿,则用1000亿扣非归母净利润计算)——后文的符合、不符合指这一条;每个公司的股权激励级别都列出来,各位朋友也可自己算

3、正常的估值应是股价/EPS(eps等于归母净利润/股本),一般计算的时候用市值/归母净利润,二者等价前提是股本不变;股权激励本质是增发,会对股本造成稀释,而回购则会让股本减少,不回购且定期发较多股权激励甚至可转债的公司,长期股本会膨胀,比如每年发3-5%,则十年后多30-50%,很夸张;回购大于股权激励的公司,股本减少的,实际估值更低

4、去掉利息收入本质是对账面净现金不计价,整体偏保守,可认为实际估值更低一些——即没计算账上净现金的价值,因为一个公司如果股东回报做得好,理论上账上现金不会很多(分红或回购消耗了),如果账上现金极其多,说明股东回报过去没做或很一般(港股和中概有很多这样的公司,看起来估值很低,破净),本就不应该计价

5、如果企业账上有大量净现金或股权投资,且会通过股东回报转移到股东,则可算部分价值,不做的则不算

6、季报或特殊事件才更新利润,每周末根据市值更新估值(两地上市的港股为准)

7、仅代表当下看法,随时调整,不提供投资建议,对数值有异议欢迎交流

按市值排列:

一、大公司(市值1000亿以上)

1、腾讯

符合,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799亿(股权激励272亿),联营企业利润250亿出头,加起来2050亿左右

25年目前看收入增长15%左右,毛利增长近20%,费用率略微上升但被回购抵消,但是税率可能会略微下降一点(把握不准),扣非净利润增长近25%,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25%出头

即2250-2300亿扣非归母净利润,联营、合营企业利润可能200亿出头(估计被拼多多拖累),加起来估计2500亿左右

前者对应的估值是22倍左右,后者对应估值20倍左右(股权价值算5000亿左右)

2、阿里

符合,25财年是1364亿(股权激励140亿)

26财年(25Q2-26Q1)预计1000亿左右(云计算增长+非核心业务扭亏贡献百亿出头增量利润,但闪购投入500亿),股权激励预计会下降到150亿左右,目前估值20倍左右

分部估值看:其它业务近900亿给20倍左右估值、云3倍ps给3000亿左右估值

3、拼多多

不符合,24年归母净利润为882亿

25年归母净利润应该是800亿左右,Q1财报后下调100-200亿

大概16倍左右

4、小米

符合,24年整体207亿(股权激励37亿左右、利息收入36亿左右),电车业务投入62亿左右,去掉电车大概是270亿左右

假如今年老业务增长30%+,大概是350-400亿,电车盈亏平衡,整体350-400亿、26年近500亿(需明年电车贡献近百亿利润),对应今年估值33倍左右、26年25倍左右

市场的估值方法应是电车不看短期给个正估值,再加上老业务的估值,比如老业务20倍是350*20=7000亿,那么电车5000-6000亿估值——老业务如果给更高估值,那电车这边需要的价值量会少一些

Q1财报看,手机业务表现一般,但IOT和电车业务表现是真不错,互联网业务还行,带动整体收入高增长,同时利润增速更高

5、美团

符合,24年核心商业op是524亿左右,股权激励76亿,加起来610亿左右,减去未分配83亿、新业务亏损73亿、税22亿,算出来是432亿,不过左右扣非净利润,但是未分配里这有部分纯粹是财务口径产生的,实际估计是450亿左右

25年核心商业收入大概增长15-20%的中间数,op下滑30-35%,估计300亿出头,加上股权激励75亿左右,整体400亿左右,新业务亏损60亿左右、未分配按60亿左右、税可能20亿左右,大概300亿左右扣非净利润,目前估值20倍+

6、网易

符合,24年280亿左右(330亿左右口径有50亿左右利息收入;实际比280亿略高一些,因为一次性收入也会交税,导致税算高),股权激励接近38亿

25年上半年179亿,全年预计360亿左右(加利息收入可能400亿左右),目前16-17倍

7、京东

符合,24年估计318亿(股权激励24亿左右,过去高峰大几十亿)

25年预计老业务能到400亿左右,外卖闪购投入比预计的还大些,以为一个季度100亿左右,实际上接近150亿了,如果一直这样搞下去,会被做外卖闪购搞成100亿左右(还是大部分靠Q1,后面三个季度基本没利润了),如果想开了,调整一下估计能有100-200亿,但是除非彻底放弃做外卖,只做即时零售,不然明年就算调整可能也就200-300亿,目前估值没法看

8、携程

不符合,24年净利润116亿,股权激励大概20亿左右,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

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近130亿左右,扣非归母净利润近150亿,目前23倍左右(加股权激励20倍)

9、快手

符合,24年扣非净利润157亿(公司口径177亿),股价激励23亿

Q1扣非利润率13%、Q2到15%,财报不错,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92亿,全年估计能做到190亿左右,目前估值15倍左右

之前说的下半年广告收入会回到15-20%之间算miss了

10、腾讯音乐

24年60亿左右扣非净利润(公司口径会到80亿左右,主要是12亿利息收入和5亿左右无形资产摊销),今年估计80亿出头(公司口径估计95亿左右)——Q2财报会员外的收入大超预期,广告和线下演出很好,上调今年利润10亿左右

目前估值34倍左右(公司口径是30倍左右)

11、百度

不符合(25年调整为符合),24年净利润大概是168亿左右,去掉一次性影响估计170-180亿,股权激励40亿左右

上半年看,今年归母净利润大概100-120亿,不过好的是开始认真做回购,希望常态持续下去,可算个150亿左右扣非净利润,目前估值15倍左右

今年Q3的广告收入下滑20-25%是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都没有碰到的,互联网巨头里第一个在AI时代商业模式被重构然后因为竞争力不足面临崩塌风险的

二、中小公司(市值100亿-1000亿)

1、满帮

符合,24年30亿(股权激励5亿左右),公司口径会到40亿左右(主要有10亿左右利息收入)

上半年财报看,主营业务利润释放可以,不过税也回归正常了(今年可能有8亿左右),正常应该会有40亿出头,小贷和开票业务调整后,25年估计38亿左右,公司口径会到48亿左右,目前估值25倍左右

2、B站

不符合,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大概-3亿(不加股权激励是-13亿)

上半年财报看,25年22亿左右扣非差不多(Q1-Q4按3、5、6、8亿算;不算扣非可能只有10亿左右),目前估值33倍左右

上半年是8亿左右,下半年预计14亿左右

3、boss直聘

符合,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大概20亿左右(但是不加股权激励只有10亿左右),官方口径会到27亿左右,因为还有接近7亿的利息和其它收入

25年预计能做到近30亿,目前估值26倍左右;官方口径预计会有35亿左右,对应的估值是22倍

有个问题是股权激励占扣非净利润20%左右正常,但是如果有三分之一左右,就高了点,有美化财报的问题(工资少发、股权激励多发)

去掉股权激励和利息收入,今年主营业务净利润可能就20亿左右,那估值就38倍,即使减去100亿出头的净现金,用650亿出头的市值算,也有近35倍

4、唯品会

符合,24年大概75亿左右(23年80亿左右),股权激励15亿左右,净利润60亿左右

25年估计70亿左右,上半年财报看,应该是在70亿左右

目前估值9倍左右

5、金山软件

符合,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9.75亿,股权激励近3亿(游戏业务表现极好)

25年半年报看,Q2游戏业务基数大后确实压力极大,下滑-26%,在解限机没爆后,Q3因为基数更高大概率压力一些,往后再逐步回归正常,今年游戏业务可能又回到40亿左右的年收入

整体归母利润可能从年20亿左右回到12-15亿之间,估值一下回到25倍左右

6、同程旅行

不符合,24年净利润18.76亿,股权激励3.75亿,加回来是22.5亿左右

25年估计增长到25亿左右,加回股权激励28亿左右

目前18倍左右,加回来是16倍左右

7、云音乐

符合,24年大概12亿出头扣非净利润,25年15-16亿(比公司口径少4亿左右利息收入),,大概75-80亿的收入规模、20%利润率,股权激励1.5亿左右——中报看差不多,账面看起来多很多是税率异常

目前估值35倍出头,减去近百亿净现金再算估值则是30倍出头

8、爱奇艺

不符合,24年净利润18亿左右(23年是29亿),但是税交得很少,同时24年Q1是9亿,后面三个季度加起来9亿,相当于最近三个季度单季度3亿左右

因为有130亿左右的负债,目前单季度的利息费用也是接近3亿,算上利息费用基本刚出盈亏平衡线

用市值加上负债是250-300亿的真实市值,大概10亿左右年利润,20倍多点

估值算不过来,需要潜在的利润弹性,比如有大爆款把利润拉到至少15-20亿

9、阅文集团

符合,24年接近8亿左右(比公司口径大概少2亿左右利息收入),股权激励1-2亿

25年可能略有增长,但不会多,H1财报看上半年2.5亿左右,当然没有影视剧上线,下半年应该高不少,但以10亿左右估算也差不多了

目前估值38倍左右

10、心动公司

符合(回购拿来发股权激励,加少部分有成本的购股权),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9亿左右,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左右(65亿左右收入,26%左右利润率)

目前估值20倍左右

11、微博

不回购但分红,且数额不低,可抵消掉股权激励影响,符合,一年大概有4-5亿美金(30亿左右人民币)的盈利能力,目前估值9倍左右(还有大几十亿的可转债,但是现金也挺多)

注:滴滴、贝壳后续再更新;不会添加市值100亿以下的公司,小盘股流动性不好

三、美股巨头

1、苹果

2024自然年,净利润是1063亿美金

2、英伟达

24年净利润703亿美金

3、微软

2025财年(2024年Q3-2025年Q2),净利润是1067亿美金

4、谷歌

2024年净利润是927亿美金

5、亚马逊

2024年净利润是581亿美金

6、Meta

2024年净利润是596亿美金(611亿扣掉异常的15亿费用),新业务亏损大概150-200亿

7、特斯拉

2024年账面净利润60亿美金左右

8、奈飞

2024年净利润92亿美金

注:

1、全部都是用去掉大额一次性费用后的净利润,比中概的扣非净利润更严格

2、我对美股巨头没啥洞见,更多的是对当下年盈利能力的一个定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