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宽频(01310) 此番申请豁免,实属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此前要约收购阶段,杨主光曾公开表态,认为要约价格被严重低估,坚信香港宽频理应拥有更高的估值。回溯至2025年2月28日,杨主光的权益占比为2.28%,可到了2025年8月6日,他减持了276.08万股,紧接着8月26日又增持326.3万股,一番操作后,其持股比例仅余2.25%。据推测,杨主光减持时的股价大概在5.07左右。
然而,在中国移动完成要约收购后,杨主光手中这2.25%的股份,反倒成了待价而沽的“香饽饽”。可如今的局面颇为尴尬,中国移动显然不愿再稀释自身股份,其目光显然着眼于长远发展。不然的话,当初为满足监管合规而进行配售时,就该把杨主光的股份比例一并规划好,也不至于陷入如今这般窘境。可木已成舟,眼下也别无他法,只能暂且申请豁免。可仅仅4个月的豁免期,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要是能获得12个月的豁免就好了,那样核心关联人士的2.25%股份自然就能归为公众持股。可既然只获批了4个月,这种最优解也就没了选择的可能。
剩下能想到的操作途径,一是寄希望于随着股价上涨,杨主光在四个月内将全部股份沽清。但这又存在一个悖论:既然随时可能有2.25%的股份流向市场,股价又怎会上涨?股价不涨,杨主光的股份又难以卖出,着实令人犯难。倘若4个月豁免期即将到期,中国移动恐怕又得再次进行配售,届时对当前股价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问题的严峻性还不止于此,对于香港的上市规则以及监管制度,我们尚有诸多不了解之处。比如在申请临时豁免期间,是否会对香港宽频的资本运作产生影响,是否还存在一些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制约因素。要是存在的话,那肯定得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轻装上阵,公司才能在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总而言之,当下的处境颇为艰难。对于我们这些散户而言,积极的一面是,大股东和相当一部分小股东都无意抛售股份,尤其是在当前股价水平下,这似乎暗示着该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消极的一面是,只要这个问题没解决,又有哪个主力愿意去拉升股价呢?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大股东中国移动想必也如鲠在喉,而我们散户同样盼着公司能妥善解决股东结构问题,尽快实现合规,盼着股价能一路高歌,驶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