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银行板块的使命

用户头像
冬夜余火
 · 广东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昨晚看到中际旭创的股东准备大额减持0.5%的股份,按照现价计算大约20亿左右,我在思考易中天这几个月创造了非常多的千万、上亿资产的账户,那这些人还会继续选择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吗?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打了一辈子仗,该退守一线享享福了,拿几千万买入股息4%+的优质股权资产,每年股息都会上百万,不出意外永远都不会返贫,如果在A股市场短期获得巨额收益的人都是选择如此理性的行为,那么当前没有上岸的那群人往后的厮杀将会愈发惨烈,赢了的人上岸守老登,没赢的人继续加班狂干,这是不是有点角斗场的味道,同时我整理了一下思路,给了Deepseek一个观点输入,它给我反馈了一片短文~

当优质公司的股权因市场悲观而长期低估,其高股息收益率反而造就了一个奇特的资本循环。对于拥有初始财富的投资者而言,股价低迷意味着他们能够用股息购入更多股份,继而获得更多未来股息。这种看似理性的“躺平”策略,实则可能扼杀经济活力,而唯有股价回归合理估值,降低股息收益率,才能打破这一僵局。

长期低估的高股息资产如同资本的避风港,吸引着富裕投资者将资金从高风险领域撤出。为什么还要冒险投资于可能失败的初创企业,当你可以稳定地从蓝筹股获得5%、6%甚至7%的年度回报?这种心态转变导致资本配置日益保守,形成“股息陷阱”——越多的资金涌入安全资产,创新企业越难获得融资,整个经济的动态效率就越低。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资本配置模式会固化经济结构。当大部分资本满足于追逐有限的高股息资产,而非创造新价值时,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也会变窄。年轻创新者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最终连那些派发高股息的“现金牛”企业也可能因整体经济停滞而失去增长动力。

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让股价回归合理水平。当优质公司股价上涨至合理估值,股息收益率自然会下降至市场正常水平(如2%-3%)。这时,资本的逐利本性将重新发挥作用,投资者会开始寻找更高回报的机会,部分资金将自然流向创新领域。

因此,我们不应期待投资者主动放弃“躺赢”策略,而应通过改善市场效率、增强经济信心来推动股价正常化。健康的资本市场需要在高股息的安全感与高增长的诱惑力之间保持平衡。只有当股价反映真实价值,股息收益率回归常态,资本才会重新踏上支持创新、促进增长的征程——这不仅是市场效率的体现,更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石。

其实我的输入很简单,稳定的高股息优质股权一直低估,躺赢策略只会让越来越多有钱人加入其列,高风险的科技、创新药谁来投资,怎么解决?

中证银行未来的路其实很明确,不停地拉升不停地拉升,直到比国债收益率稍微高那么一丢丢,让钱生钱不要变得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