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波音像一家大型“造飞机的面包房”。
最近老板出来说:新品(777X)拿证进度又慢了,可能还要追加成本(相当于烤坏的一炉要记亏)。股价也跟着跌了将近7%。
但奇怪的是,门口排队买单的大客户越来越多,现烤出炉(交付)也在提速。
8月新接26架,其中宽体机居多(777X、787 这类大单价“面包”),净增24架,约38亿美元。
年初至今净增679架,约7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太多(量和金额都上来)。
中国客户的订单识别增加(意味着向中国交付在恢复)。
ASC 606 调整(对“可能交不出/条件未满足”订单的减记)降低到 545 架,是作者跟踪以来占比最低——说明积压订单更扎实了。
8月交付57架(43架 737、1架 767-2C、4架 777F、9架 787),环比抬升。
今年以来已交付385架,约291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
737 MAX 产线已恢复到月产38架,恢复向中国交付也是推动力。
但要注意:预做库存基本消化完,接下来想继续放量,得靠提产速率(产线稳定+监管点头)。
认证落后:777X 增加测试机/复活测试机,意味着节奏仍慢,不排除再计提亏损。
产能爬坡看监管:波音规划要先证明至少6个月生产稳定,才有望获批下一次提速。按这个口径,最早也得明年初才可能上调 737 MAX 产量。
坏消息:认证拖、成本或加、提产需批。
好消息:订单结构更“贵”、交付节奏更稳、积压更实,客户信心仍在。
作者观点:订单/交付的趋势在变好,但短期股价仍受认证与提产“闸门”掣肘;核心看接下来产线稳定性+监管批复能否兑现。
777X 节点:测试进展、认证时间表、是否再现“reach-forward loss(提前确认亏损)”。
737 MAX 提产批复:是否拿到、何时从38/月继续上调。
中国交付节奏:每月交付数与新增识别订单。
月度/季度交付:是否能持续>55–60架/月并逐步走高。
ASC 606 变化:继续下降=订单质量再加分。
想要的话,我可以把8月和年初至今的订单/交付做一张小表,外加**“提产两种情景→2026年现金流敏感性”**,帮你更直观看到“监管放行”对股价中枢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