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2亿港元!国富量子(00290.HK)被收购背后,柳志伟的退出能否成全万亿医疗资产?

用户头像
药物的朋友圈
 · 广东  

在港股市场,一笔金额超过30亿港元的股权交易足以引发轩然大波。9月1日,国富量子(00290.HK)发布公告称,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柳志伟博士与王涛先生拟合计出售约18.485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约20.31%,交易对价高达31.42亿港元。接盘方,是近年来在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和医疗赛道频频布局的华检医疗(01931.HK)。

交易完成后,国富量子将迎来控股权转移,柳志伟也将不再是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这场看似单纯的资本运作,却在市场引发诸多讨论:在RWA概念逐渐升温、医疗资产价值加速释放的关键时刻,柳志伟的“抽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国富量子的未来,又是否真能承载万亿级医疗资产的野心?

一、从业绩到战略:国富量子的“上升期”选择转手?

如果从基本面出发,国富量子的选择颇为耐人寻味。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实现收入8.63亿港元,同比增长高达1646%;资产净值39.26亿港元;年内亏损显著收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同比提升30.8%,经调整EBITDA更是由负转正,录得4959万港元。对一家转型中的金融科技与医疗RWA探索企业来说,这无疑是“走上坡路”的信号。

与此同时,国富量子在合作层面动作不断。

京北方建立战略合作,聚焦数字资产、稳定币及生态应用;与贝瑞基因、京北方共同探索医疗技术RWA化;与金涌投资携手,试水跨境跨界的数字资管服务;与美年健康展开合作,着眼大健康产业设备与数据资产的数字化释放。

这些战略,无不指向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通过RWA代币化,让医疗与健康产业沉睡的资产焕发生命力,并在资本市场实现跨境流通。

问题是——在这样一个黄金发展期,最大股东柳志伟为何选择套现离场?

二、柳志伟的退出:理性抉择还是战略让位?

要理解这一动作,绕不开柳志伟本人。

作为华科资本的核心人物,他自2019年起执掌东英金融(后更名为华科资本),并一度兼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其投资理念强调“严谨筛选、长期主义和有格调的投资”,个人直接或间接持股企业数百家,触角横跨金融、科技与医疗。

然而,国富量子只是他资本版图的一环。在完成股权出售后,他仍将保留不足1%的股份,更多是“象征性”存在。对柳志伟而言,这一选择更像是主动抽身,将舞台留给产业资本与战略投资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退场并不等于看空国富量子,而是一次“角色转换”。毕竟,随着RWA市场快速膨胀(截至2025年8月,链上规模已达257.5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16万亿美元),企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资本运作,而是更具产业落地能力的资源整合。

三、华检医疗的接手:资本逻辑还是战略棋局?

收购方华检医疗并非等闲之辈。

这家主营医疗检测的上市公司,近两年不断尝试突破传统边界,从稳定币牌照到医疗RWA试点,再到探索IVD资产的Web3化,其战略野心已不止于“医疗服务商”,而是试图成为医疗+金融科技的桥梁。

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医疗+RWA”的深度绑定:

对华检而言,国富量子金融科技、RWA代币化、跨境资管上的经验,正好补齐其在数字资产层面的短板;

国富量子而言,华检的医疗产业资源与政策优势,可以让RWA真正进入“医疗资产大规模上链”的实践阶段。

如果说柳志伟代表的是资本探索阶段,那么华检医疗的接手,则意味着产业落地阶段的开启。

四、争议点:革命还是资本游戏?

然而,市场并非一边倒乐观。

支持者认为,国富量子+华检医疗的组合,堪称RWA+医疗的“王炸组合”,有望率先跑通一个万亿级的细分市场。在大健康产业设备、医疗数据、创新药知识产权等领域,通过RWA实现价值发现,既符合政策趋势,也能满足投资者对新资产类别的需求。

质疑者则担忧,这可能只是一场“资本包装游戏”。

一方面,RWA在全球尚处于探索阶段,监管尚未完全明晰;另一方面,医疗数据与资产上链本身涉及隐私、合规与估值逻辑的挑战,能否真正落地,仍是未知数。华检医疗的跨界收购,会不会沦为短期炒作?

这种分歧,也正是这笔31.42亿港元收购的最大悬念所在。

五、未来想象:万亿医疗资产的可能性

如果把眼光放长远,这笔收购确实埋下了一个可能撬动万亿级市场的伏笔。

根据BCG预测,至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美元。而医疗资产作为全球资本市场中体量巨大、增长确定性强的板块,天然具备被数字化、证券化、代币化的潜力。无论是体检数据、医疗设备,还是创新药专利,都是典型的“沉睡资产”。

国富量子华检医疗的结合,或许就是一次提前布局。如果能真正跑通医疗RWA的资产化路径,不仅对公司本身意义重大,更可能改写港股市场的投资逻辑。

结语:柳志伟之后,国富量子何去何从?

31.42亿港元的交易,既是柳志伟的资本退场,也是国富量子的战略转折点。未来,它会不会在华检医疗的加持下,成全万亿级医疗资产的故事?

或许答案要靠时间验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笔交易绝非一笔普通的股权转让,而是一次关乎RWA与医疗结合的深度实验。柳志伟的退出,未必是“撤退”,更可能是为产业资本让路;华检医疗的接手,则让这一实验的“想象力”无限放大。

问题是,这场故事的结局,会是价值革命,还是资本幻影?这,正是留给市场的最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