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数字(SH600850)$ $胜宏科技(SZ300476)$ $上海电力(SH600021)$
一、从"国家队"到"数字基建龙头":战略定位的历史性跃迁
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电科数字(600850.SH)正经历从传统系统集成商向自主可控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龙头的质变。其业务覆盖行业数字化(占比89.57%)、数字新基建(6.22%)、数字化产品(4.48%)三大板块,服务金融、政府、制造等关键行业。这种布局与甲骨文从数据库软件向AI云基建的转型路径高度契合:
1. 数据库技术护城河
电科数字旗下电科金仓推出金仓数据库一体机(云数据库-AI版),搭载"赤兔加速引擎"和"的卢智能运维体",实现百万级并发吞吐与亚毫秒级响应,性能对标甲骨文Exadata一体机。其KES V9 2025-AI融合数据库支持多语法体系兼容,全面适配AI时代多元业务场景,已在金融、能源等领域替代甲骨文传统数据库。
2. 算力基建全栈能力
公司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2025年上半年数字新基建业务同比增长19.03%,中标银联黄山园区3.2亿元数据中心项目(部署6000个机柜),承建上海松江金融云基地、某市域信创云平台等国家级项目。这种"云边端"一体化布局,与甲骨文为OpenAI提供4.5吉瓦算力的战略如出一辙。
3. 行业垂直整合能力
通过收购柏飞电子(嵌入式计算机龙头),电科数字构建"金融科技+工业控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高频交易系统时延控制在微秒级,已服务国内90%以上证券交易所。这与甲骨文收购Cerner切入医疗领域的逻辑一致,通过垂直行业壁垒构建长期收入来源。
二、AI算力革命的最大受益者:技术卡位与政策红利共振
当前,电科数字正处于技术突破-政策催化-订单兑现的三重驱动周期:
1. AI算力基础设施爆发
公司自研的智鹰智算管理平台已接入DeepSeek-V3/R1大模型,提供私有化部署解决方案,包括算力服务器、本地模型及全生命周期服务。2025年上半年数字化产品新签合同同比暴增41.82%,柏飞电子民用订单增长57%,高端制造装备领域订单超去年全年。这种增长动能与甲骨文OCI业务55%的季度增速形成镜像。
2. 政策支持的战略级机遇
作为"国家队"代表,电科数字深度参与国家算力网络建设:
◦ 运营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中心,整合3.74亿终端,日均处理4000万条数据,模式已复制到成都、厦门等城市;
◦ 承建国家金融信创云、数字消防"四预"系统等国家级项目,在金融科技细分市场连续多年国内第一。
这种政策红利与甲骨文参与美国Stargate 5000亿美元AI基建计划形成跨太平洋呼应。
3. 生态协同的乘数效应
公司与华为、海光共建信创生态,联合推出AI一体机落地上海;与英伟达、AWS合作构建混合云架构,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种开放合作模式,与甲骨文跨云数据库服务(Oracle Database@Google Cloud)的战略不谋而合。
三、财务与估值:从"传统集成商"到"AI基建巨头"的认知重构
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9.33%(研发投入增加+毛利率承压),但市场已开始用AI基础设施龙头估值模型重估电科数字:
1. 收入结构优化
数字化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3.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1%,数智应用软件收入同比增长53%,高毛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这种转型路径与甲骨文云业务占比从15%提升至40%的历史进程高度相似。
2. 现金流的战略取舍
公司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增至50亿元(同比+35%),重点投入算力中心和国产GPU采购。尽管短期自由现金流承压,但未确认收入(RPO)已达286亿元,相当于当前市值的15.7%,为未来增长提供坚实保障。这与甲骨文4550亿美元RPO的爆发性增长逻辑一致。
3. 估值洼地的修复
当前电科数字PS(市销率)仅1.87倍,显著低于甲骨文的10.2倍。若参照甲骨文云业务估值(PS 8-10倍),公司合理市值应在1200-1500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65%-107%的上涨空间。Jefferies等机构已将目标价上调至42元,对应2025年PS 3.2倍。
四、风险与挑战: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1. 高投入与盈利周期
数据中心建设和算力服务器采购导致现金流承压,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99亿元。但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2025年上半年应收票据骤降81.98%)和供应链金融创新,有效缓解短期压力。这种资本运作能力与甲骨文350亿美元资本开支的战略定力形成对比。
2. 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华为云、阿里云在通用算力市场占据主导,但电科数字通过行业垂直+自主可控形成差异化:
◦ 在金融信创领域,申威服务器、锐华操作系统已入围三大自主可控目录,替代率超30%;
◦ 在低空经济、数字消防等新兴领域,公司凭借"雷达信号处理+算力调度"的独特技术组合,建立先发优势。
3. 管理层与人才战略
公司推行"五链协同"机制(业务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管理链),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7%,引进华为、亚马逊云核心团队成员,形成"懂技术+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梯队。这种人才战略与甲骨文高薪挖角AWS团队的举措异曲同工。
五、结语:中国数字经济的"电力公司"
电科数字的崛起,本质是技术积累+政策红利+时代机遇的共振:
• 技术护城河:三十年行业Know-How与自主可控技术的沉淀,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 政策卡位:深度参与国家战略,在金融、政府等关键领域形成不可替代性;
• 时代机遇:AI算力革命下,公司从"系统集成商"升级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供商"。
正如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所言:"我们不再是卖软件的公司,而是AI时代的电力公司"。电科数字正以同样的逻辑,重塑中国数字经济的底层架构。在自主可控与AI算力的双重浪潮下,其市值从200亿到2000亿的跃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