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复盘巴菲特、段永平等4人的失败投资

用户头像
冬眠的小乌龟
 · 福建  

投资是概率游戏,我们眼中的成功投资者,也有误判和失败,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警示和教训,值得反思借鉴。

1.支付过高的价格,这是股神巴菲特给我们上的一课。

2015年,巴菲特推动亨氏和卡夫食品整合成卡夫亨氏,伯克希尔持有新公司27%股权。

因整合不及预期及内控缺陷等因素,之后,卡夫亨氏股价下跌70%,商誉减值154亿美元,伯克希尔也减记了68亿美元投资价值。2025年,卡夫亨氏盈利下滑90%,公司宣布将分拆为二。这宣告了公司整合的失败,巴菲特对此表示失望。

尽管巴菲特在卡夫亨氏获得约66亿美元股息,当前持股市值88亿美元,相较98亿美元成本并未亏损,但对巴菲特而言,该笔投资机会成本巨大。它警示我们,估值至关重要,好公司也需要有好价格,过于乐观,支付过高价格,好公司也可能成为失败投资。

2.做空,这堂课来自段永平。

段永平是业内有名的企业家、价值投资者,但在公开场合,他曾多次承认并反思做空百度的错误。2010年前,段永平发现百度存在诸多问题,就做空百度,但他低估了市场的疯狂,亏损1.5-2亿美元后认赔离场。

段永平说,这是他投资生涯一个重大错误,违背了从巴菲特学来的“不借钱,不做空,不懂不做的原则”。

3.抄底,这堂课来自格雷厄姆。

1929年,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在美股崩盘后错误判断市场底部,于1930年逆势加仓并加杠杆抄底。至1932年,他的基金累计亏损达70%,资产从2500万美元缩水至不足750万美元,最终因客户赎回和债务压力宣告破产。

格雷厄姆未料到股市能持续下跌90,。通过加杠杆逆势抄底,导致亏损无法承受。其后,格雷厄姆提出“用40美分买1美元资产”的安全边际理论,和“分散投资”原则,重塑价值投资体系。

4.加杠杆,这是经济学家费雪给我们上的一课。

1929年,费雪虽预判了美股泡沫,但仍用杠杆重仓科技股。股市崩盘后,他持续抄底并拒绝止损,最终损失数百万美元,个人财富归零且负债累累,晚年靠写作还债。

关键原因:他迷信“优秀企业穿越周期”,认为优质股票价格下跌即抄底机会,无视市场系统性风险;过度自信与上杠杆,最高杠杆达10倍,导致亏损被放大。

成功人物失败的启示:

1.重视安全边际。永远不要为看好的标的支付过高的价格,总有你无法预知的利空因素。

2.不做空。做空最大获利空间为100%,但股价上涨空间无限,而且,我们无法预判市场的疯狂。

3.不要轻易抄底。老手死于抄底,市场底部难以预测,不要轻易接落下的飞刀。

4.不要加杠杆。如果有投资能力,不用杠杆也会富有;如果没有,加也没用。

投资大师也是人,无法完全规避人性弱点与市场极端波动。投资者需平衡理论自信与风险控制,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