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计划一场翻身仗
尽管和黄医药近期股价低迷,但纵观和黄医药的产品管线,仍埋有多项潜力后手,包括赛沃替尼新适应症及美国市场、索凡替尼的胰腺癌适应症、ATTC平台等,倘若潜力后手逐步兑现,和黄医药有望峰回路转,浴火重生。
(一)赛沃替尼:大适应症落地,美国市场即将开花结果
赛沃替尼是和黄医药旗下一款MET抑制剂,2025年上半年市场销售额达1520万美元(-41%),业绩的下滑源于MET14非小细胞肺癌市场竞争格局的加剧。
尽管业绩承压,但赛沃替尼后续商业化放量及适应症落地预期十分强劲。一方面,2025年6月,赛沃替尼和奥希替尼的联合疗法获批用于治疗伴有MET扩增的一线EGFR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肺癌患者,该适应症的获批基于一项名为SACHI的Ⅲ期研究,与化疗相比,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中位PFS为7.2个月,而化疗组则为4.2个月。此外,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伴有MET过表达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注册性研究正在快速推进中。
另一方面,赛沃替尼正在美国开展联合奥希替尼用于治疗二/三线,伴有MET异常的奥希替尼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入组,并于2026年上半年读出数据。考虑到mPFS约7个月,赛沃替尼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在美国递交上市申请。
赛沃替尼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强生的埃万妥单抗(EGFR/cMET),从数据的角度,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在奥希替尼经治的NSCLC数据优于埃万妥单抗,有望成为美国市场BIC药物。考虑到2024年奥希替尼全球销售额达65.8亿美元,奥希替尼耐药后的二线市场十分广阔,根据和黄医药宣传资料,中国MET异常、EGFRm+的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潜在市场约8.5-12亿美元,美国该市场约7.5-11亿美元。
(二)索凡替尼:有望突围癌症之王适应症
索凡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激酶抑制剂,靶向VEGFR及FGFR抑制血管生成,同时靶向CSF-1R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2025年上半年,索凡替尼市场销售额达1270万美元(-50%),业绩的下滑源于竞品兰瑞肽(生长激素抑制素类似物)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尽管神经内分泌瘤的竞争趋于激烈,但索凡替尼下一个重磅适应症——胰腺癌已箭在弦上。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底读出索凡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吉西他滨(AG)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癌的Ⅱ期数据。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全球每年新发人数超50万,中国发病人数超10万,目前胰腺癌一线标准疗法为化疗,但生存期仅8-11个月,临床上仍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一项IIT研究中,索凡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AG一线治疗胰腺癌mPFS达9.2m,mOS达15.6m,远超目前标准疗法,有望成为1L胰腺癌的最佳疗法。即使仅考虑8-10亿美元的中国胰腺癌市场,索凡替尼胰腺癌适应症也将为和黄医药贡献较大的收入。
(三)ATTC平台:新技术,新引擎
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平台有望成为和黄医药新药创制新的引擎。ATTC与传统ADC药物不同,ATTC药物通过将一端的单克隆抗体与另一端的专利靶向小分子抑制剂(SMI)有效载荷相连接,通过抗体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协同组合提高疗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治疗时间。与ADC药物相比,ATTC药物由于SMI有效载荷对非肿瘤组织的毒性较低,且在目标细胞内经过溶酶体裂解释放,因而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由突变驱动的细胞信号通路。此外,ATTC药物可与化疗、免疫疗法等现有标准疗法联合用药,提升疗效。
(四)小结
2025年上半年,对于和黄医药而言,或许并不完美,业绩承压、管线推迟、出海受阻,诸多利空因素接连压制和黄医药的股价。但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既要回望来时路,更要昂首向未来。放眼未来,赛沃替尼新的适应症放量及美国上市,索凡替尼破局胰腺癌适应症,ATTC平台赋能,均有望为和黄医药插上翅膀,直冲云霄。期待和黄医药未来向市场交出满意答卷。$和黄医药(00013)$ $康方生物(09926)$ $荣昌生物(0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