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聊点实在的,用大白话把7月26号的金融要点说透,核心就一个:怎么用PEG这把尺子,结合大佬们的价值投资逻辑,在现在的市场里找靠谱的机会。
先把最关键的结论摆出来:眼下就得盯着那些PEG小于1.2的公司。啥是PEG?就是市盈率除以净利润增长率,这数小于1.2,意味着估值没透支成长——简单说,就是"便宜还能涨"。现在符合这条件的,主要在腾讯、阿里这些科技股,健盛集团这类消费股,还有比亚迪所在的新能源赛道里。
为啥要盯着这个数?看看昨天到今早的市场就明白了。美股里苹果、微软看着风光,但PEG都2.5、3.0了,明显贵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跌;反观咱们的腾讯,PEG才0.9,昨天硬是逆势涨了。欧股也一样,宝马、大众的PEG都1.6以上,跌得比谁都凶,而健盛集团PEG才0.47,越跌越抗揍。这就是市场用脚投票:贵的怕政策,便宜的有底气。
再往深了说,这些低PEG公司能站得住,背后是大佬们都认的价值逻辑。
先说巴菲特那套:他一辈子就找"低市盈率+高ROE"的公司。腾讯ROE28%,健盛22%,都是能持续赚钱的主,市盈率又低,这不就是他说的"用合理价格买好公司"吗?
高翎投资更看重"护城河"。腾讯的社交网络,阿里的云计算,健盛在越南的产能,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这些都是别人抢不走的本事。有这层保护,净利润增长才能稳,PEG自然低——这就是高翎说的"赚企业成长的钱"。
高盛的思路更系统,从宏观到微观都算得明明白白。宏观上,美联储可能要降息,钱变多了,低PEG公司最受益;国内海南自贸港扩关税优惠,健盛这种做出口的直接得好处。中观来看,科技股的"用户粘性"、消费股的"成本控制",都是让PEG保持低位的硬实力。微观上,就盯着企业能不能像稻盛和夫说的那样"多卖钱、少花钱",健盛毛利率38%,费用率才11%,这不就是价值投资的活样本吗?
具体到操作,咱也给个实在建议:腾讯放30%仓位,靠社交和视频号吃饭,稳;健盛25%,纺织升级+越南产能,性价比高;比亚迪25%,新能源出海是大趋势;阿里20%,云计算和跨境电商的坑已经填得差不多了。怕关税风险?买点黄金对冲,再空点欧元;担心国内政策?多拿健盛这类消费股,少碰那些虚高的科技概念。
最后提醒句,这几天大事不少:27号中美谈判,28号欧盟关税清单,8月1号税率生效,这些都会让低PEG和高PEG的公司分化更明显。记住,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从来没变过——买得值,才能拿得住,最后赚到钱。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得自己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