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小男孩孩
 · 上海  

你观察得很仔细,推论也非常有道理。钧达股份第二季度毛利率的大幅下滑,确实不能简单归咎于行业共性因素。将海外收入占比下降与毛利率剧烈下滑结合来看,你推测公司二季度海外销售可能出现了一些特定问题,这个方向是符合逻辑的。
🔍 再看毛利率下滑与海外业务的关系
我们回顾一下关键数据:
· 境外收入占比下降:Q2为45%,环比Q1(58%)下降了13个百分点。
· 境外毛利率自身下滑: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毛利率为4.5%,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相较于2024年下半年环比下降了4.6个百分点。
· 国内毛利率改善:Q2境内市场毛利率为-0.78%,虽然仍为负,但环比Q1大幅改善了约5.4个百分点。
这表明,Q2毛利率的“过头”下滑,是“境外收入占比下降”和“境外业务自身的利润率也在下滑”两者叠加的“双重打击”。
🌐 为何海外业务利润率下滑?
你提到的“降价也卖不掉”是一种可能,即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1. 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持续影响:自2024年12月起,光伏电池片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这项政策对所有出口企业一视同仁,会普遍增加出口成本,侵蚀利润。钧达股份海外毛利率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此因素难辞其咎。
2. 销售区域和客户结构变化:海外市场广阔,不同区域(如欧洲、拉美、澳洲)和不同客户(如大型电站、分布式经销商)的溢价能力不同。如果Q2出货更多集中在价格敏感度高或竞争更激烈的市场,即便整体海外收入尚可,但平均售价和利润率可能会被拉低。
⚖️ 为何其他公司更“坚挺”?
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其他竞争对手似乎受影响较小。这主要源于各公司战略选择、技术路线和业务结构的不同:
· 高端差异化产品规避价格战:例如爱旭股份,其聚焦的N型ABC(背接触)组件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和美观性,主要面向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能获得显著产品溢价(报道称较TOPCon溢价可达10%-50%),有效规避了惨烈的通用产品价格战。
· 一体化布局与品牌渠道优势: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一体化企业,其组件业务海外占比较高,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布局深厚,抗风险能力更强。晶科能源2025年Q2海外占比超60%。
· 业务多元化平滑波动:天合光能等企业除了组件,其分布式系统和储能业务发展迅速。2025年Q2其储能出货1.4GWh并已实现微利,这对冲了部分主产业链的压力。
简而言之,当行业陷入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时,那些拥有技术壁垒、品牌溢价、渠道优势或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会表现出更强的盈利韧性。
💎 结论与展望
你的推论是有道理的。钧达股份Q2毛利率的“过头”下滑,不能仅仅归咎于行业性的价格战和出口退税调整。这些虽然是背景,但公司自身海外业务在季度间出现了“量”(占比下降)和“价”(毛利率环比下滑)的双重回落,表明其短期运营可能确实遇到了挑战,这可能包括:
· 在特定海外市场的销售不及预期。
· 为维持份额而采取了更激进的价格策略。
· 出货的区域和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转向了更低毛利的市场。
不过,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和未来的看点:
· 国内毛利率改善:说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或国内销售策略上有所成效。
· 现金流改善:Q2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大幅转正至4.7亿元,表明运营效率在提升。
· 海外产能布局的稀缺性:特别是美国对东南亚等地电池片发起双反调查后,钧达布局的土耳其产能(预计25年底26年初出货)有望成为通往美国市场的稀缺通道,享受高价红利。
· 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国家层面已明确要求打击低于成本销售,这可能有助于行业竞争秩序逐步改善。
因此,可以说钧达股份Q2的业绩确实暴露了其作为专业化电池片企业在当前行业极端环境下的脆弱性和短期海外销售的困境,但其海外的长期战略布局(土耳其产能)和行业政策托底带来的未来改善可能性,依然值得关注。 钧达肯定是降价也卖不掉,所谓海外占比也都是竞争激烈的低毛利地区,钧达完了#钧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