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产能不落后

用户头像
叙市
 · 贵州  

一、2015逃顶记

有人说牛市的时候,要远离老股民,因为他们最怂,跟他们容易踏空,要跟着新股民才能赚到大钱。

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2015年的那一轮牛市,顶着市梦率的估值,我在航天科技那些并购、重组、果链里赚了4倍,并且在后期换成了隆平高科

为什么强调这个?2015年那一轮见顶回调是6月15开始,15、16两天,上证指数大跌5.4%,个股全面重创。但隆平高科6月15号还大涨6%,16号也只跌了1.6%。

这个成绩换做今天网上的新人,可以指着老股民鼻子说一句:“在的各位都是laji”了吧?

但切换到隆平高科这类“落后产能”这一出,恰好就是网上一个老前辈告诉我,才有的操作。他的资金体量大,陆续卖出直接持币了,为了让我这个年轻后生不要摔得太惨,提醒我做了切换

经历过逃顶的人都知道,看似隆平高科只是领先了指数10%、领先了两天,后面一样是A杀,但如果没有那2天的时间窗口和安全垫,我一样会像绝大部分人那样,被后面温水煮青蛙的下跌全部套牢

心理优势领先一步,决定生死——对于2015年逃顶来说。

因为当时我自己就有对照账户,看我炒股不错,父母把他们的账户给了我,那个账户就迟了一步没逃顶,后面一路都没减仓多少——毕竟说是给了我,但是日常还是有很多“关心的指导”,所以如果我全仓卖飞错过反弹, 压力山大;而拿着随大流等反弹,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就是,那个跟着全体股民一起沦落为“大家亏就不算亏”安慰自己。好在都是闲钱投资,低位补仓又赚回来了。

当年的这些操作是不是充满熟悉的韭味?

二、先有策略,才有运气

唯独逃脱的账户就是听老辈子的劝,才免了顿毒打。

这个经验放在今天是否适用呢?我觉仍旧有可取的地方。

虽然十年过去,很多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但是博弈逻辑核心还在。

今天落后产能放光芒:$光伏ETF基金(SZ159863)$$煤炭ETF(SH515220)$$酒ETF(SH512690)$ 、$畜牧ETF(159867)这些提的比较多,其实水泥、电力、基建、矿机这些也是类似,组合里也都有对应的公司

背后的原因就是大资金在做切换,他们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在做仓位调整

我们跟随这个路径,即便后面市场回调,也能领先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留给你决策

到真回调的时候,炒防御板块少赚2个点的盈利落袋为安,和激进追涨割肉2个点止损观望;这在账面上只是4%的区别,而在散户心态上,比杀了他都难受……

大部分人会选择死扛到底……有二波就赚,没二波就说自己是价值投资,准备拿三年

三、预期差是核心

切换落后产能,本质上还是寻找市场的预期差。

热门板块的预期差很难评估,比如已经涨起来的证券、创新药、英伟达链,现在市场上再发什么新闻,要评估出,能在原有基础上涨多少是非常难的。

好比在很旺的炭炉里多扔一根柴,能加快多少进度,很难估算。

但在煤炭板块7月9号我们就写过,1-5月进口煤炭减少,国内又在控制产能反内卷,只要夏天用电量突增,就会爆发行情。

这就好比往干柴堆上扔火,干柴遇烈火的预期差很好估算的。

同样的夏天天气异常,我们还做了$豆粕ETF(159985)和$广农糖业(000911),看到这,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策略串联一起的感觉

今天煤炭爆发以后,随着越涨越多,往后估算涨到哪,又会很难估计,这时候用KDAS接力模式推着支撑往上走即可。策略和交易细节就闭环了。

四、下一个预期差方向是哪?

在这么多轮预测正确之后,你想知道下一个方向,可以加入我的战队,费用98888,你可以赶紧加……

加个der

真正的预判都是日复一日对数据的跟踪,你能耐着性子把每天的文章看了,每周把周计划读了,写在电脑旁边。时间充裕再和专区里的各位股友交流交流,梳理好逻辑、增强下信心、持续不断的把这些内容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够了。

否则即便是给你说了代码,你也就只敢买100股。并且建仓后只要跌1%你就骂骂咧咧的走了……

在A股,经验比勇气重要,有能力发现用2块钱买价值4块钱的东西,是不需要勇气的。

随着行情推进,能发现的越来越少,等连防御板块结束后,就该陆续休息了。有了他们积攒的利润,等待时心态会更平和。

这就是既提示风险,又要抓住防御板块机会的原因

聊聊老故事,与君共勉,感谢所有指点过我的人~

#星计划创作者# #星计划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