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联机械(SZ001395)$ 未来增长看点:“两条曲线、四个抓手”——传统人造板业务一条“稳健成长曲线”,非生物质新材料装备一条“爆发式第二曲线”;而落地抓手则集中在产能、产品、场景、市场四个维度。
一、稳健成长曲线:传统人造板设备
产能瓶颈解除。募投项目“人造板生产线设备综合制造基地”2026 年满产后,年产能将由目前的 25 条提升至 45 条,预计新增收入 15~18 亿元,贡献净利润 2.5~3 亿元。
产品结构升级。超薄纤维板(≤1.5 mm)、可饰面胶合板、无醛板生产线单套售价比传统产线高 20%~30%,毛利率高 5~8 个百分点。存量 300+ 条老旧多层压机线进入“以旧换新”周期,公司测算仅改造市场就对应 40~50 亿元规模。
服务与备件收入。连续平压生产线每 3~4 年需更换一次钢带,单条备件年消耗 200~400 万元。随着保有量增加,预计 2027 年备件+服务收入占比可提升至 15% 以上,毛利率 50% 左右。
二、爆发式第二曲线:非生物质新材料
公司已实现销售或正在交付的产品:
1.岩纤板生产线:已出口韩国 1 条、国内义望铁合金 1 条,潜在订单 10+ 条,单套售价 1.2~1.5 亿元。
2.碳纤维板、陶瓷板、热塑性蜂窝板设备:技术验证完成,首套订单将在 2025H2 落地。
市场空间:仅建筑外墙保温用岩纤板,若替代 5% 传统岩棉,对应新增产线需求 150~200 条,设备规模 200~300 亿元。
三、四个落地抓手
1.产能——“自建+轻资产”双轮。自建基地(敦化、长春)解决 70% 产能;剩余 30% 通过与地方国企或产业基金共建“共享工厂”模式快速复制,资本开支降低 30% 以上。
2.产品——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纵向:向备料(环式刨片机)、后处理(高速锯切线)延伸,单条产线自主配套率由 65% 提升到 85%,单机附加值增加 3000~4000 万元。
横向:把连续平压技术迁移到无机纤维、碳纤复材,单套设备售价是人造板产线的 2~3 倍。
3.场景——“人造板+新材料”双场景
人造板:存量更新+高端化;新材料:固废利用+绿色建材政策红利,2025 年起有望每年带来 5~8 亿元增量订单。
4.市场——国内深耕+海外复制
国内:与宁丰、佰世达等头部客户签 3~5 年战略框架,锁定 60% 以上新增产能。
海外:印度、印尼、南美设合资公司与备件中心,2025 年海外收入占比目标由 9% 提升到 25%,毛利率高于国内 3~5 个百分点。
四、结论
短期(1~2 年)看“产能释放+存量改造”带来确定性增长;中期(3~5 年)看“岩纤板等新材料+海外扩张”打开第二成长空间。若两条曲线顺利叠加,公司 2027 年营收有望突破 25 亿元,净利润 4.5~5 亿元,对应 CAGR 25%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