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核心的顾虑:
第一个,今年年底才到3x leverage,收购Worldpay之后又回到3.5x,然后需要18-24个月降杠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继续回购,但是业务本身顺周期性比较强,未来两年到三年的消费者会怎么样?增长和非通用会计EPS被调整得面目全非,还有2-3亿美金营收对应的divestiture要做,很难把它的财务拆清楚。
第二个,不太喜欢Cameron傲娇的态度,面对Block和Toast他显得非常不屑与自负,而他提出收购Worldpay以后通过Genius平台做一体化的战略对我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既要又有,既要实现SMB的简单功能,又要能实现enterprise level的复杂性,通过同一个支持和服务团队去实现,这听起来很好,但对于细分要求非常高的支付领域,我很难想见。而且Cameron对于支付行业非常保守,认为可预见的未来稳定币只能做跨境B2B支付,认为消费者行为改变很慢因此日常支付受到影响的时日遥不可及,因此也看不到他在这个方向的前瞻和布局。
第三,自由现金流的指引非常激进,2028年40-50亿的自由现金流,真的能做到吗?中间有太多不确定性和变数,要是真的能做到肯定是很便宜的。协同占经营成本的18%,一共6亿美金的协同,这个数字还是可以相信的,因为GPN和Worldpay确实有互补的地方,而且Worldpay的SMB端一直没有足够的投入,所以一直在丢市场份额,而Cameron的精力一直被Tsys的现代化拉扯,现在可以聚焦在支付上。艾略特介入董事会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监督,对小股东是好事。
第四,高杠杆率下,在支付行业大变动时代,错过机会才是最可惜的。3.5x的杠杆,又要回购又要去杠杆还要做并购还要内生增长?这让我无法不想到传媒行业legacy player陨落背后的原因,也让我想到政策庇佑之前不愿意砍分红的英特尔。4万亿的交易规模确实很大,但恰恰是对规模效应的依赖(并以为可以依靠规模去碾压竞争对手)给企业的创新和演变带来了禁锢。在大变局时代因为要保护投资级的债券评级不能果断出击,这种真的是职业经理人做出来的事,而不是一个owner-operator会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