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股票的二季度业绩总结

用户头像
moneyneversleeps
 · 新加坡  

年初的时候做了AI应用股票的筛选,排除了绝大多数缩小到两大(PLTR 和 APP)+ 四小。两大业绩这里略过,看看四小二季度业绩如何。

C3.AI

当时的结论,“C3.AI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企业客户做AI应用实施的,听起来是个非常具备潜力的方向,但是可以想象是个苦生意?帮助企业客户应用了AI,那后续呢?人员的经验复用价值多大?综合看来,虽然公司所在赛道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业务还没有展现应该有的吸引力。公司创始人姓Sieble,硅谷著名老创业家了,能力没有疑问,可能需要再观察几个季度看是否出现经营的拐点,现在还不能算作合适的投资标的”

这公司居然在AI hype中跌了50%,一看业绩就解释了为什么。公司创始人解释因为健康原因不能深度参与销售耽误了正常销售和公司销售部门的重组,这个季度新聘任了CEO。同时,没有给出全年指引,要到下个季度公布业绩的时候新的CEO来给。

当时只是单纯觉得公司业务没有看出潜力的地方,实际实施上果然遇到障碍。公司现在的合同比较多pilot,真正大规模实施的不多,这可能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AI落地的确有障碍,二是很多垂类SaaS公司整合了AI的功能,留给全新AI公司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不多。其实这是我最近一直对AI主题的疑虑,因为现在能够赚到钱或者能够看到收入业绩的主要就是AI infrastructure相关的公司,那这么多钱买GPU建数据中心投入下去了,应用到哪里了?得到什么样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希望得到的答案。

Xometry, Inc. operate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powered online manufacturing marketplace
当时的结论“公司看起来是比较decent,收入增速不错,亏损率也在缩小。现在业务主要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适用性,可能只能解决客户的一小部分业务问题,主要是试生产阶段的定制化零部件供应,从过去增速来看,主要增速driver是客户数目的增加,这个方面来说本质上商业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当然如果公司能够借助现在业务的抓手不断渗透入客户的生产采购过程中,能够提升单客户价值,那是对增长模式可持续性的巨大改进。需要继续关注单客户收入这个指标,现在在8300美金左右,这个数值是停滞甚至下降的。公司比较好的部分是在美国制造业比较不景气的时期,依然能够实现不错的增长,说明确实为客户带来了一定的价值”

今年表现24.3%,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看业绩,实现了比2024年更加好的增速。

毛利率持续提升

费用率下降

公司业绩是不错的,虽然带个AI,但是如果说是AI驱动了增长还不如说是受益了关税下的制造业回流。另一家同行业公司Proto Labs今年同样表现不错。他们不能作为AI应用落地产生理想经济效益的案例。

Tempus AI $Tempus AI(TEM)$

当时的结论 “这家公司的优点是概念比较高定位听上去也很有前景。同时收入增速不错,毛利率趋势不错。关注点是利润和现金流层面,如果可以持续改善,可以考虑为投资标的。公司现在的市值10billion。如果低30%可能是比较好的买入区间。”

这家公司今年YTD涨幅150%。川大宝贝给了非常接近我理想价位的买入价格,可惜我买的太少又卖飞了。复盘历史选股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操作可以改进的空间太太多了[哭泣]
公司二季度的业绩,收入增速89.6%,毛利增速158.3%,亏损收窄从去年同期亏552million到今年二季度亏43million。adjust ebidta接近打平,小亏5million。可以看到之前关注的利润和现金流层面都在高收入增速的情况下有大幅改善

一季度情况的对比,二季度收入增速同比加速,环比增加23%。毛利率二季度62%,比一季度的60.7%继续提升。基因检测业务的单价提升是重要贡献因素。二季度operating expenses 257million,去年同期609million,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高造成的。二季度费用比一季度费用环比增加15%,低于收入环比增长。
同时,现金流情况也是有改善的。

简单理解公司业务,目前主要是两部分收入,一部分是基因检测,包含Oncology的基因检测业务和遗传检测业务,主要付费方为保险公司和医院。另外一部分收入是数据服务,主要是把数据和服务卖给药厂,提供新药发现等研究的数据,这部分是更高毛利的收入。

Oncology业务实现了加速,主要原因是公司扩大了销售团队,目前这个业务的量方面增长了26%,上个季度为20%。收入增速32.9%,ASP提升贡献了一部分增速,ASP和上个季度持平。价格方面的助力什么时候变成阻力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公司也提到医疗报销是volume的制约因素。

公司表面看的收入增速比较高,一部分原因是收购Ambry带来的,后者是公司遗传检测业务目前主要的贡献。公司收购价格为375million现金+225million股份,Ambry 2024财年收入为300million,EBITDA为40million。这部分业务二季度收入97.3million,收入增速33.6%,量方面的增速32%。可以看出收购后Ambry借助公司的销售平台实现了不错的增速。公司基因检测业务organic增速在32-33%。

公司数据服务业务二季度收入72.8million,实现同比增长35.7%。其中data licensing业务实现40.7%的同比增长。整体数据业务的毛利率为72.7%

四月份和阿斯利康签订了为期3年总合同金额为2亿美金的数据服务合同,建立Oncology领域最大的基础模型,公司购买了1000块H200GPU来做模型的pre-training,预计2026年初发布。可以看到这种垂类的训练模型需要的GPU大大小于大型LLM

2025年全年guidance 收入1.26billion,adj EBITDA 5million。按照25年全年收入指引,公司现在估值为12xPS。看起来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长期标的目标。

Zeta Global

当时的结论:“根据公司2025年指引,现在的forward PS大概是2.9x,是历史平均稍微低一些的位置。做空报告后,股价经过一些波折,现在还是腰斩的价格,估值也只是来到历史均值稍低的位置。单纯从增速和利润的轨迹看,是非常大上升空间的股票,但是行业的问题,有可能存在业务风险的问题,甚至管理层的疑点,都让初步的研究无法得出结论。”

公司今年YTD股价涨幅8.8%,可以说不是非常理想了。

二季度收入增速35%,经营现金流增速35%。adj EBITDA margin提升210bps

一季度收入增速36%,adj EBITDA margin 17.7%。

看上去增速没有太大问题,股价表现可能是投资人对这家公司更关注GAAP层面的盈利性。从这个历史数据看到,的确上半年亏损合计34.4million相比去年全年69.8million亏损并没有显著收窄的现象。

而从股数来看,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3.5%。用这个数据结合收入35%的增速就不那么好看了。

根据公司的25年指引1.263billion收入,估值3.84PS,比年初的forward2.9x还是有所提升的。

这家公司主要问题还是管理层有劣迹加上行业竞争激烈。那回到我关注的问题,这是个AI应用落地成功的例子吗?公司和其他martech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吗?

Zeta的故事其实讲的很好,以其deterministic ID graph为核心track了245million美国消费者profiles并且合规。大部分同行依赖谷歌Meta的数据,但是Zeta拥有first-party的数据,形成了“数据飞轮”效应:每次营销活动都会持续提升对所有用户的洞察和定位精度。例如,电子邮件营销的数据可直接提高展示广告和联网电视广告的效果。随着平台发展,这种复合价值愈发显著(这些claim如果真实的化那非常厉害和有潜力了)。g

一篇很像公关稿的文章提到客户用了Zeta的AI marketing cloud平台以后,收入增长了40%,转化率提升了22%。

那就暂且把Zeta可以当作一个AI赋能有显著提高商业效率的案例。不过AI提升广告ROI这个已经是公认的信息。

还有其他一些AI公司之前没有进入最后shortlist但是关注度比较高的,也来看看最近季度的进展:

BigBear AI

PLTR的“平替”?BigBear的主要客户是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那很明显受益大统领的大美丽法案和对出入境管控的支出增加。除此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公司通过股权融资提升了现金水平,公司认为此举为大增长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这个公司业绩目前很糟。2025年收入指引125-140million。目前在手订单380million,一季度订单余额为385million。市值2.2billion。除非有还没有公开的大单,否则不能理解这公司为什么会涨成这个样子。

综合,并不能作为AI商业落地的合适案例。

Cerence Inc

Cerence 的核心产品是车载 AI 助理和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客户是车厂和tier one供应商,被装载到全球5亿台车中,就是三分之一的车中都加载了他们的产品。

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收入下降,毛利率提升,亏损大幅缩小。从赛道上看,车载语音助理未来是否会面临通用语音AI助力类似Google或者Alexa的竞争?而且收入模式很难从授权转为订阅模式。这个公司看不出很多潜力,这是赛道的问题,和是否AI赋能没有关系。

SoundHound AI $SoundHound AI(SOUN)$

语音AI平台公司。落地场景很容易想到车载语音助理和客服。

主要重点和强项在于交互,即时回答,垂直领域主要在车载,餐厅点餐和呼叫中心等。

从应用领域是有可行落地化场景的。业绩来看,收入上半年71.8million,比去年同期增长187%。毛利率38%,去年同期61.6%,费用率有部分优化

公司只给了收入的指引,全年160-178million,在手订单1.2billion。目前市值6billion,稍微正常点能看到前景的AI公司估值都很贵。

Veritone

Veritone 的核心业务:

* AI 软件和平台: 他们的主要产品是 aiWARE 平台,被描述为“AI 的操作系统”。这个平台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尤其是音频和视频内容)转化为可搜索、可操作的洞察。

* 企业级 AI 解决方案: Veritone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的 AI 解决方案。例如,在媒体行业,他们帮助客户分析和管理海量的音视频内容;在政府和公共安全领域,他们提供工具来处理和分析证据、提高效率。

* 服务和咨询: 除了软件产品,Veritone 也提供专业的 AI 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评估、开发和实施 AI 策略,以解决其独特的业务挑战。

可以看到收入基本没有什么增长。Veritone 的 aiWARE 平台需要将各种 AI 引擎和数据源整合在一起,这在技术上非常复杂,也给客户的集成和使用带来了挑战,复杂度也限制了客户的接受度,

从这个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到,要么是公司定位不清,product market fit有问题,要么反应了AI应用方面扩展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困难。

Innodata

为大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从这个业务分类来想象应该商业进展不错。签约了M7公司中的5家。

从下面这个收入增速看,似乎过去三个季度都比较停滞了。

根据这个25年指引,下半年收入130million,和上半年实现的116.7million增长11%,比去年下半年111million收入增长17%

这个下半年增速尴尬了。可能说明大语言模型需要的数据清理业务可能放缓了?

Gorilla Technology

这公司业务给人以深深的熟悉感,什么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端侧AI等。我记得当时是怎么排除这个公司的,一看印度CEO摇头晃脑的不靠谱感,就快速划掉了这家公司。

公司还没有二季报,看了一眼一季报,没有什么改变看法的内容。所以这家公司也不能作为AI应用的成功案例。

所以看完这些AI应用公司的二季报,什么结论?除了两大之外,其他所谓的AI应用公司能够看到前景的我觉得就两家TempusAI和Soundhound,这作为万众瞩目的大行业,从应用端的确成功案例太少了。一个可能是行业处于非常早期,大部分应用的公司可能还在private market我们还没有看到。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受益AI的是现在的巨头科技公司,不管是M7中的大部分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中的某些,从这个角度,某些SaaS公司有可能被低估或者错杀。下一步的计划是找到这些公司。

如果应用端看不到爆发,现在投入和口头要投入的巨额算力就会很快面临尴尬境地。

有什么其他AI应用公司我忽略了呢?#AI应用场景迎来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