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力设备及充电网生态双龙头——特锐德迎来能源革命的三大爆发拐点

用户头像
长坡厚雪v
 · 重庆  

$宁德时代(SZ300750)$ $阳光电源(SZ300274)$ $特锐德(SZ300001)$

一、纯电车型加速拐点:纯电今年正式替代增程及插混成为主流,纯电车型增速远超新能源车增速,充电运营商将直接受益,充电量增速大于功率增速,单桩利用率提升。


截至2025年6月,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超79万台,市占率约24%;上半年充电量超85亿度,市占率23%,均居行业第一。充电网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更重要的是,公司正从简单的充电服务费模式,向“光储充放”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VPP)等增值服务拓展。通过调度充电网络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可以赚取峰谷电价差,这有望成为未来更重要的利润来源。

未来三年自动驾驶、固态电池等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带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来到80%+,电动车的经济性、智能化、舒适度将全面碾压油车,燃油车将成为少数爱好者的收藏品,就好比骑马成为一项运动而非交通工具。新能源车的保有量目前10%左右,也就意味着十倍空间。

更重要的是,市场普遍将特锐德视为充电桩运营商,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张全国最大的智能充电网。这张网络的价值远超简单的充电服务费:
网络效应:超过79万个运营终端的规模构成了极高的准入壁垒,意味着更广的覆盖、更多的用户和更丰富的运营数据 。
数据价值:平台每日处理海量数据,为未来探索虚拟电厂(VPP)、能源调度、用户增值服务等提供了无限可能 。
盈利拐点:充电网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标志着其从十年投入期进入收获期,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二、电网景气度及储能爆发拐点

公司的传统优势在于智能电力设备制造。在国内,特锐德是箱式变电站的龙头,深度受益于持续的电网投资。更大的看点是出海:公司在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市场频频斩获重大订单(如沙特光伏项目、印尼变电站项目),海外业务正以三位数的增速成长,且毛利率相对较高,有效优化了公司的盈利结构。

电网投资加大、“一带一路”市场开拓,拉动公司核心电力设备需求。2025年上半年预中标6.98亿元电网设备订单;海外业务合同额约10亿元,同比大增84%。公司预制舱、新能源箱变产品在多个大型发电集团集采中中标量位居第一。

储能项目(尤其是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大型储能)景气度上升,直接拉动了对特锐德核心产品——如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和新能源箱变——的需求。公司将这些产品与储能系统集成,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增加了订单价值,也巩固了其在电力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例如,其预制舱产品已迭代至330kV电压等级,并成功应用于南方电网项目。2024年公司交付近900台储能箱变,服务于青海、江苏等多个示范项目。相关产品(如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达26.08%。

储能的爆发也赋能了公司充电网业务,对特锐德旗下的特来电而言,储能是构建“光储充放”智能微电网的关键一环。它解决了充电场站的两个核心痛点:对电网的冲击、经济性提升(利用储能系统,充电站可以赚取峰谷电价差)。天风证券指出,以特来电年度充电百亿度电的规模计算,其参与电费峰谷价差套利的空间非常广阔。

三、AI数据中心爆发拐点

AI算力爆发推高能耗,对稳定、智能的配电系统需求迫切。公司深耕智能箱式变电站和模块化数据中心供配电解决方案,其产品已服务于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直接受益于数字基建浪潮。

特锐德是国内高调宣布进军SST领域并给出明确产品时间表的上市公司。其战略是结合自身在预制舱式变电站(高压侧)和充电桩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的两大优势,主打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的高压直转直流解决方案,计划2027年推出固态变压器产品,有望承接特锐德传统电力设备业务增速,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