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雷股份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用户头像
占丁投资小记
 · 浙江  

最近有朋友给了几只他觉得可能有机会的股票让我看看,我主要从公司和行业基本面的角度思考,确实有了一些想法和观点,回复他的同时也发出来分享分享,个人的话难免有认知和主观臆想的局限,希望大家指正。

金雷股份的产品类型,下游行业相对单一,因此公司的景气度与下游风电行业的景气度强相关。

金雷的商业模式:从上游采购特种钢材(广大特材,上半年业绩大增可见一斑),自己加工(锻/铸+涂装等)成产品卖给下游。赚的是加工费,符合制造业商业逻辑,有规模效应门槛。

风电主轴赛道的竞争格局:全球来看风电主轴厂家以中国的为主,中国目前是金雷和通裕重工的双寡头格局,金雷又以全球31%左右的市占率为行业第一。

风电主轴在整个风电系统的硬件成本中占比2-3%,占比不大但却很重要,属于风电系统中关键零部件之一,系统对主轴的性能参数要求主要集中在硬度,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耐候性(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等,用于海上风电的主轴具体要求会更高(环境恶劣+系统功率更大)。因此风电主轴有一定的技术和制造门槛,双寡头格局有望保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双寡头的竞争格局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利益分配比例相对稳定,减少了后续的不确定性,不好的地方在于,确定性提升的同时却降低了想象空间(市占率已经是全球第一了,后面提升的空间和速度都不大了),相当于公司的上限和下限同时被约束了,短期炒作资金不喜欢想象空间不大的公司,因此在股价确定性机会到来之前吸引不了短期资金,而短期资金很大程度决定了公司的股性和走势活跃度,所以金雷近几年的股价走势都是不温不火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主轴毛利率从2020年的45%下滑到最低2024年的21%,2025H1回升到24.8%,同期产品整体单吨售价从1.13万/吨跌至1万/吨,单吨毛利从5000元/吨跌至1800元/吨,单吨毛利跌幅远大于单吨售价跌幅,说明2020至今公司产品综合成本率不降反增,虽然有点违反直觉,但却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中的话语权地位(对上游原材料没有议价权,对下游风电整机厂客户也没有较强势的定价权,要频繁根据下游客户要求下调产品价格,不然行业份额就将松动)以及行业内激烈的竞争,整体体现的是公司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都较为一般。

既然受下游风电行业景气度影响大,那么判断目前风电行业所处的阶段位置对金雷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投资判断上轻公司重行业)。

风电行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的早中期,受政策影响较大,历史上由政策驱动的2015和2020两次抢装潮对风电行业影响巨大,抢装潮提前透支了需求,造就了主升行情,也加剧了行业的周期波动。

随着补贴的退坡,也标志着风电行业已经度过了纯由政策驱动的早期阶段,市场驱动逐渐成为主导,同时也意味着之前的蓝海市场正慢慢向着红海的方向发展。

从新增装机量的角度看,目前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新增风电装机量每年仍能保持增长,但整体增速已经趋缓,更多的机会可能在于行业内的结构性机会,比如相比于陆风,海风的增速目前更快,预计未来几年海风的占比也将迅速提升;再比如风电设备大型化一直是一个行业趋势,更大的设备拥有更高的运行和发电效率,因此整体的成本率将更低,但更大的设备对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更高,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受益,有望在行业内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复盘上一轮风电行情,业内公司普遍在21-22年见顶,2024年2-6月见底并盘整至今,时间跨度在3年左右,1.5年的下跌+1.5年的盘整期,期间跌幅足够深,盘整时间足够长并且目前距离底部不算特别高(50-100%),金雷在50%。因此如果后续风电行业持续回暖,海风持续发力,将带动一波行情,行情的长度和高度取决于行业增长的持续性和力度。

至于公司本身,可以关注在非风电行业产品的进展,以及在降成本方面的具体努力和成效。

$金雷股份(SZ300443)$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