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医疗(SH688108)$ 近期赛诺从暴涨到暴跌,从反弹到反杀,目前已经大幅缩量,也从热度排行榜彻底消失。现阶段,对于操作短期、长期、波段的股友自然有不同的选择,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从技术角度分析,赛诺很难直接上去,你如果愿意长期持有,或者随时做个波段,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下这只股票的价值:
赛诺医疗是一家让我认为“长坡厚雪”特征明显的医疗器械公司。一方面,公司在高端介入器械领域深耕十余年,具备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化研发视野;另一方面,其产品管线中多项技术全球首创或国内首创,稀缺性极高。例如,赛诺医疗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愈合导向”冠脉支架,并敢于在全球多中心临床中直接挑战雅培、波科等国际巨头产品。同时,在神经介入领域,公司布局了全球首个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等突破性产品,填补了过去的治疗空白。正是这些独特的技术沉淀和稀缺产品管线,让我对赛诺医疗长期保持关注和信心。
从财务投入上也能看出赛诺的技术积累厚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7780万元,占营收比例32.36%,累计获得全球范围145项发明专利授权。
赛诺医疗当前管线中有几款令业内瞩目的王牌产品,代表了公司的技术高度和市场前景。我总结了以下三项“含金量”最高的资产:
COMETIU™ 自膨式颅内药物支架系统 – 填补卒中治疗空白的颅内支架:这是一款全球首创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治疗器械,也是FDA历史上首个专用于该适应症的支架。COMETIU采用镍钛合金自膨式设计,结合专利药物控释涂层技术,可在无神经毒性的前提下促进血管内皮愈合,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微导管输送,到位后自行贴壁扩张并释放雷帕霉素药物,解决了颅内血管迂曲路径下植入困难和术后再狭窄的问题。早期临床数据显示,COMETIU术后6个月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仅1.72%,术后卒中或死亡率仅3.13%,相较传统治疗方案有巨大改善。由于此前全球尚无针对ICAS的有效干预器械,COMETIU的出现被视为填补空白的突破性创新。它不仅获得了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绿通(2024年4月受理)并进入注册审评,更于2025年8月荣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成为首个获此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产品。这充分说明了COMETIU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和临床价值,体现了赛诺的研发硬实力和全球认可度。
AUCURA™ 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 国内首款涂层“Flow Diverter”,治疗颅内动脉瘤:AUCURA是赛诺在出血性卒中(脑动脉瘤)领域的重磅产品。它于2025年5月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中国首款带药物涂层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传统密网支架用于血管内重建来闭塞动脉瘤,但存在血栓风险;赛诺的创新在于表面采用了eG-NTMA超亲水抗栓涂层,使术后1年血栓发生率仅0.7%,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它采用超细20µm合金丝编织的超密网孔设计(金属覆盖率30-35%),既提高了血流导向效果又减少对分支血管的影响。在输送方面,AUCURA兼容0.017"微导管,输送阻力降低62%,可到达更远端更细小的血管(如M3段等),并且90%释放过程可回收,大大提升了植入成功率和操作容错度。卓越的设计带来优异的临床效果:试验显示AUCURA植入180天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6.1%,一年时高达96.99%,一年重大并发症率仅1.4%。可以说,无论在技术壁垒还是疗效上,这款国产密网支架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上市后即在2025年7月的广东深圳牵头省级集采中,以61,890元的价格中标。这一价格大幅低于进口同类产品,有望借助全国集采迅速抢占市场。据行业数据,2022年中国颅内动脉瘤患者约8474万例,密网支架市场正高速增长,预计2028年国内市场规模可达170.1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3.5%。AUCURA作为先发者,已凭借涂层技术和集采降价取得先发优势,有潜力在这个高速扩容的市场中获取可观份额。我认为这款产品体现了赛诺医疗对细分领域痛点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商业化能力。
HT Supreme 愈合导向冠脉药物洗脱支架 – 叩开FDA大门的下一代DES:HT Supreme是赛诺医疗的核心冠脉介入产品,它开创性地引入“愈合导向”设计理念,颠覆了传统药物洗脱支架以抑制内膜增生为目标的范式。该支架采用钴铬合金平台,辅以可降解聚合物缓释雷帕霉素,在动脉损伤愈合的关键时间窗内释放药物,之后涂层完全降解,从而既抑制短期再狭窄又避免长期血栓风险。简而言之,HT Supreme旨在加速血管内皮功能性愈合,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安全性。正是凭借这一原创理念和扎实的临床数据,赛诺医疗在2025年7月让HT Supreme成功通过了美国FDA的审评,获得“附条件批准”。这是中国心血管器械首次实质性突破欧美高端市场壁垒,具备里程碑意义。该产品的PMA申请早在2021年底递交,历经近4年严苛审核才获技术认可,证明其性能已达国际顶尖水准。在全球多中心的PIONEER-III试验中,HT Supreme与雅培Xience和波士顿Promus支架直接对比,5年随访显示赛诺支架组在所有主要指标上均呈现出更优的趋势(如5年靶病变失败率6.7% vs 对照组8.0%)。虽然差异未达统计显著,但长期随访看到曲线分离的优势趋势,这极大增强了FDA对其安全有效性的信心。需要指出,当前FDA要求公司完成最后的生产质控等整改后,才能拿到正式批准信并开始商业销售。这意味着还有“最后一公里”待通关,但技术和临床门槛已跨越,剩下更多是合规和执行层面的考验。一旦拿到FDA完全批准,赛诺医疗就真正打开了全球最大且利润最丰厚的冠脉支架市场——美国的冠脉支架终端价超过1000美元,而中国集采后仅约800元人民币,两者价差近9倍。可以想见,凭借HT Supreme在国外高端市场的拓展,以及国内冠脉支架继续以量取胜,赛诺医疗未来的业绩增长将增添强劲的新引擎。
综上,赛诺医疗的这三大产品各据独特赛道:COMETIU针对缺血性卒中,AUCURA瞄准出血性卒中,HT Supreme深耕冠心病介入。每一项都在各自领域具备稀缺性和技术壁垒,也都是所在细分市场有望长期放量的“长坡厚雪”品种。我作为长期关注者,能看到公司的价值结构不只是某单一概念炒作,而是有实打实的多重产品支撑,这正是我坚定看好的原因。
展望未来几年,赛诺医疗有几个关键里程碑值得投资者重点留意。我也整理了这些节点的预计时间表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COMETIU颅内药物支架的国内审批: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的绿通程序(2024年4月获批进入特别审查,并于5月正式受理注册申请)。据最新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8月其国内注册已进入技术审评的最终阶段。通常创新器械的审批周期为18~24个月左右,以此推算最晚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获批上市。如进展顺利,不排除在2025年底前取得注册证的可能性。节点影响:COMETIU一旦获批,将成为国内首个专门用于顽固性颅内狭窄的药物支架,预期临床需求旺盛。中国每年新发与ICAS相关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约90-120万人,即使其中一小部分适用支架治疗,也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年潜在手术量。按介入器械每例数万元计,未来COMETIU单品年销售额有机会冲击数十亿元级别。更重要的是,这标志赛诺从研发进入收获,验证了公司创新能力,将极大提升市场对赛诺神经介入业务线的估值。此外,COMETIU的成功有望强化赛诺在神经介入领域的学术地位,形成品牌效应和产品集群协同(例如后续公司可以在脑血管介入推出更多产品,与该支架形成组合方案)。
密网支架全国集采的落地:事实上神经介入耗材的带量采购已在加速推进。早在2024年,安徽省联盟集采中国产密网支架已报出6.2万元的行业最低价,外资垄断率首次跌破40%。进入2025年,河北牵头的全国联盟涵盖25省市的密网支架联采也已启动,规模几乎等同“国家级”集采。赛诺医疗的AUCURA在2025年深圳的省际采购中中标价61890元,体现出公司积极参与竞争、以价换量的策略。我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全国性集采将基本落地,各省联动的价格体系逐步统一。节点影响:集采落地短期看会压低产品毛利,但长期利好市场普及率提升和国产厂商市占率攀升。以冠脉支架过往经验来看,集采后手术量显著增长、国产品牌迅速占据主导。在密网支架领域,此前国产化率不足10% 外资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患者可及性。随着集采降价,更多医院将把这种先进器械纳入常规治疗选项。赛诺作为国内首款涂层密网的拥有者,凭借价格和性能优势,有望在集采后放量扩张,显著扩大销量规模。当然,由于价格降低,需关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但以价换量有助于做大营收基础,长期看规模效应和随后的产品迭代(如推出更高端新品重新定价)可部分对冲降价影响。在资本市场角度,密网集采落地也消除了悬在企业头顶的政策不确定性,有利于释放估值压制因素——毕竟尘埃落定后,市场会更关注集采后实际销量增长和公司执行力。
HT Supreme冠脉支架的FDA最终批准:赛诺在2025年7月拿下FDA附条件批准后,公司仍需完成一些特定整改(主要是生产质量体系完善)才能获得正式的PMA批准令。这些工作技术难度不高,但流程上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我预计最快2026年中前后,赛诺有望取得FDA的最终批准并在美国市场正式销售HT Supreme支架。节点影响:这个节点意味着赛诺医疗真正进入全球主流市场。美国年度冠脉支架市场规模约88亿美元,且终端售价是国内的数倍之高。哪怕赛诺初期只能获取5%的美国市场份额,那对应收入也可能接近数亿美元级别(折合人民币几十亿元)。更不用提还有欧洲、日本等市场,公司已在同步申请注册(例如已递交欧盟MDR认证并通过现场审核,处于技术审评最终阶段)。因此FDA正式批准将带来赛诺业务境界的提升——从服务国内市场为主,转变为真正的国际化医疗器械公司。这对于公司估值的影响是难以量化的:一方面海外高毛利销售将大幅改善公司利润结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往往给予“出海成功”的企业更高的估值溢价和想象空间。此外,率先叩开欧美市场的大门还有战略意义:证明中国创新器械能够与外资巨头同台竞技,从而提升赛诺品牌的国际认可度。这种无形资产的增值,长期看会反哺公司在国内的招标、医院心智等各方面。因此,我认为拿到FDA最终批准令将成为赛诺医疗发展的又一拐点,值得长线投资者重点关注。
在医疗创新领域,赛诺医疗常被拿来与启明医疗(02500.HK)等同行对比。启明医疗作为中国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第一股,曾有过高光时刻,但近年在业绩和市场表现上遇到了挑战。我从财务、产品管线和治理等角度,简要比较赛诺与启明,来看赛诺是否更扎实稳健:
盈利状况:赛诺医疗目前已实现盈利且增长迅猛。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约1384万元,同比增长296.5%。尽管利润基数不大,但好歹已经盈利并保持高速提升。这得益于赛诺一方面控制费用(销售和研发费用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多款产品销量提升。反观启明医疗,作为港股未盈利生物科技股(B),至今仍大幅亏损。其2025年上半年收入1.87亿元,同比下滑18.9%,出现下滑主要因核心产品单价下调;股东应占亏损高达1.35亿元,虽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但绝对额仍然巨大。可见赛诺在盈利能力上已走过拐点,自我“造血”能力明显优于尚依赖融资支撑的启明。这种财务稳健性使赛诺在研发投入、市场推广上有更多腾挪空间,不会过度消耗现金而引发治理或运营风险。
产品管线广度:赛诺医疗如今形成了“神经介入+心脏介入”双轮驱动格局。公司从冠脉支架起家,但近年成功扩展至神经介入,布局了取栓支架、球囊、密网支架、颅内药物支架等一系列产品,产品梯队丰富且梯度清晰。同时在冠脉领域,公司在研管线还包括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等前沿产品。可以说赛诺拥有多条技术路线并进,未来成长天花板更高。相比之下,启明医疗的业务较为单一,主要收入依赖其TAVR人工瓣膜产品。虽然启明也在研发二尖瓣、三尖瓣等结构性心脏病器械,但这些产品临床进展缓慢、商业化时间尚远。同时启明在神经介入等新领域基本没有布局或仅停留在早期阶段。因此,从管线扩展性看,赛诺显然拥有多重长坡,而启明更像独木支撑。这意味着赛诺未来增长点更多元,不会过度依赖某单一产品成败,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当然,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特点,以上比较并非贬低启明医疗的技术价值,而是强调赛诺医疗在财务健康度、管线布局厚度等方面展现出的优势。对于长线投资,“基本面稳健+多点开花”的公司更符合“长期主义”的标准,而赛诺恰恰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因为在雪球算估值着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算保守了有人骂自以为是,算高了有人骂吹,总有人不满意,索性不算了,只估一个远景。站在2030年的视角,如果一切按理想状况发展,赛诺医疗可能成长为一家行业格局焕然一新的介入器械领军者。我尝试基于乐观情境对其远期估值做一个大致推演(以下仅为个人推测):
业务规模假设:到2030年,赛诺的神经介入板块有望有一至两个“超级单品”问世,比如COMETIU在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美国等)成功推广,用于治疗ICAS的年手术量达到数万台规模;AUCURA密网支架通过集采铺货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并进入部分新兴市场,再叠加颅内药物支架的新市场,以及取栓等周边产品销售,神经介入业务收入乐观估计可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级别。与此同时,冠脉业务方面,HT Supreme在美国、欧洲等地站稳脚跟,哪怕全球市占率只有5-10%,按全球百亿美元级的DES市场计算,也可能贡献每年数亿美元收入。国内冠脉支架虽然经过集采价格低,但凭借量的优势和新品迭代,也依然提供稳定现金流。综合来看,2030年赛诺医疗总营收乐观情况下或可迈入100亿元人民币的区间。
最后,来雪球写了几天东西,有一点实在不吐不快。雪球在我心里应该是平均水平较高的论坛,但想不到都2025年了还有不少人把主力挂在嘴边。仿佛每个股票里都住这个神,叫主力,所有的K线都是主力画的,跌了就是洗盘,涨了就是派发,股价无论怎么走都能用主力来给你圆一个故事。请大家千万注意远离这种人,这种人跟相信永乐大典里记录了原子弹的阴谋论患者没什么区别。
确实有资金高度控盘的股票,案例都在证监会的处罚案例里,可里面都是小盘子的冷门股票。何况即使你控盘,老资金被新资金爆杀的案例数不胜数,那么谁才是主力。股票是一个合力游戏,在热门股票里,大资金可以影响一时的走势,但是最终的价格是所有人一起走出来的,没有一个单一个体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价格。如果你总是幻想有个主力,拿着只笔给你画K线,就是为了套你,那么看历史架空权谋短剧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把时间拉长,只看起点和终点,那么决定终点的从来都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