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概率论英雄
 · 河南  

黑芝麻智能,芯片制造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投入资金多,风险也特别的大。
1.黑芝麻智能合作定点的车企不多,量产上车车型销量不大。
2.芯片制造行业,技术迭代更新比较快,需要不停的迭代,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芯片制造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研发投入特别大,投资收回成本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方向技术错误或资金流断裂,大概率会陷入退市的窘境。
4.黑芝麻智能虽然进入智能驾驶市场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单一的制造智能驾驶芯片,缺少配套且易用的算法开发工具,如果直接与汽车公司合作,由于开发工具不行,芯片开发的易用性不强,这是与地平线机器人相比,最大的弱势。
5.算法与芯片的匹配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智驾系统和汽车公司的系统融合优化也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导致公司的销量大部分要依靠智能驾驶系统公司的开发质量,才能让芯片的性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中间,公司与智能驾驶系统公司和汽车公司三方的协调配合和利益分配也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对芯片上车和效率来说,也是一种艰难考验,导致市场中的资金给于地平线机器人较高的市值,而对黑芝麻智能公司不太认可,。
6.芯片制造的马太效应,让强者恒强。虽然新发布的武当系列C1200和华山系列a2000芯片各种参数性能场景都令人耳目一亮,但是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确实是一个苦逼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国外最强大的要数英伟达,全球智能驾驶芯片市场占比50%多,可谓一家独大,技术更新快,引领优势强,垄断优势特别明显。而尽管国内芯片替代概念确实深入人心。但这并不属于黑芝麻智能,光环和资金已经为地平线机器人加冕。地平线机器人开发智能驾驶芯片征程系列型号多,量产早,迭代快,半年融资150个亿,各轮次中,国内知名投资人和汽车公司较多,与公司利益绑定较为深入,这么多的资金和朋友圈,足够地平线机器人大范围开拓市场和多场景研发技术,为后续竞争建立时间、市场和技术先发优势。反观黑芝麻智能虽然产品规划比较前瞻,但是从发布产品到量产再到上车的时间拉的太长,与车企的利益绑定不足,芯片开发工具不够易用且依靠第三方,导致公司智能驾驶芯片车型定点不多,也影响了市场资金对黑芝麻智能的市场和市值定位。
在这想弱弱的问一句:单总,虽然智能驾驶芯片开发市场的大门正在缓缓关闭,但是未来能否顶住地平线机器人的猛烈竞争?能否不断地改善产品的易用性,发挥芯片的最大效能,建立更广泛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牢牢守住智能驾驶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