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SBET开启上涨之路,本着上涨不吹票的原则,准备不再发贴,闷声发大财。结果股价这两周被两次折价机构融资给打压下来了,正好我也有空(老板去美国出差加度假),花点时间说一下姨太囤币股的基本逻辑。这些逻辑已在我心中酝酿好几周了,高位不敢发怕引人接盘,低位又忙着加仓操作,缺一个合适的时间发出来,now is a good time.
首先,投资姨太囤币股的总得先看多姨太。关于看多姨太的原因,大饼流动性的外溢、降息预期、稳定币和RWA、Pectra升级配合公链机构化的需求、zkEVM的提速等等等等。外网有太多分析了大家自行研究,我也说不出来新的花样,也不想把饭喂到unqualified investors的嘴边。总之这轮牛市我认为大大概率破新高上5k,大概率冲击7-8k,有机会站上1w。
关于看多姨太囤币股的逻辑,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币价和股价的飞轮。姨太囤币股获得了mNAV premium,因此他们得以增发买币推动币价上涨,同时由于姨太币价的上涨和公司每股含币量的增加,姨太囤币股的股价也得以上涨。这种币股飞轮的模板就是大饼的MSTR,但其实你仔细去分析的话,MSTR更多是借着大饼上涨的东风为无法直接买币和无法直接买ETF的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标的,并因此获得溢价。至于MSTR的购买对币价的推动作用,可能去年底那波MSTR创下历史新高的行情有,但其他几波主升浪里,我认为更多是币价推着MSTR走。而姨太的飞轮是真的飞轮,这波币价起飞的最大原因就是ETF和囤币股的买入,这个正反馈循环是投资的第一要义。
而飞轮理论的最大前提是最终接盘的投资者愿意为囤币股支付溢价。如果当囤币股的囤币数量大到增长乏力的时候,市场给囤币股的终局溢价为0(1倍mNAV),那么我们现在交易囤币股就是纯粹的击鼓传花割韭菜的游戏。所以,不同于Tom Lee所鼓吹的,我认为囤币增长本身不值得任何溢价,囤币股必须要有终局溢价,现在才值得溢价。MSTR的终局溢价是什么,除了为不能直接买币和ETF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多元化投资标的外,还有一点,就是Tom Lee提到的sovereign put,某种意义上是币圈版本的too big to fail,这点上他的理解很深刻。
那么姨太的终局溢价从哪里来?不同于电子黄金的大饼,姨太是生息资产,也是生态资产。staking能赚得3%的收益,而且还叠加到未来姨太通缩的可能性。更重要的,通过参与姨太生态内的项目,通过手里的囤币给各种不同的项目提供流动性,可以赚取更高的yield。我没记错的话,GAME当时一个卖点就是通过深度参与deFi项目赚取8-13%的yield,当然 this return is too big to be riskless,当时也是想清楚这点,在GAME上面高位卖出了一波。
我们做一个比较中性的假设,未来staked ETF通过了,ETF通过stake一半的姨太提供1.5%的收益,这样的话囤币公司就能赚到1.5%的无风险收益。此外通过提供流动性,赚取3.5%的额外收益。这加起来就是5%的年化收益,给个5%的折现率,这里就是1倍的溢价,我称之为现金流溢价,这就是2倍的mNAV。除此之外,MSTR终局溢价的原因对于姨太囤币股也适用,因此保守估计,还得再叠加0-50%的溢价,我称之为MSTR式溢价。两者相乘,2-3倍的mNAV,是我给姨太囤币股的终局溢价。当时我40块钱卖出SBET也是基于这个计算,那时候公司的持币价值大概12-13块,mNAV超过3了,当然对一个散户追逐的高成长公司,mNAV可以阶段性更高,但我基于终局mNAV的粗略计算,果断卖出。
然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赚到这个终局溢价的。现金流溢价:需要深度参与deFi,拿手里的姨太赚取高于staking的超额收益,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BTCS的block building看起来像,但并不是,因为PBS之后block building跟手里拿多少ether关系不大,而且BTCS那几个点的市占率,从过去财报来看还没法cover opex(不排除未来做大做强)。未来最有可能做到的是SBET,因为Joe Lubin,因为LINEA,当然,目前为止这也只算是一种美好的联想。 MSTR式溢价:基本上就是winner takes most,囤币越大的公司、跟华尔街关系越近的公司越能享受这个溢价。目前显然BMNR leads the game,当然这点上我认为SBET还有追赶的空间。
所以基本上,囤币股终局溢价,我目前会聚焦的标的为SBET和BMNR,SBET takes the lead for me。交易层面,我对这两只公司mNAV溢价的最悲观估计就是,现金流溢价压缩到相比ETF来说额外的1.5% staking return所折现对应的30%溢价,所以1.3倍mNAV以下,我认为可以全范围下注(不熟悉的投资者可以建仓,熟悉的投资者可以重仓,我已经满仓)。上涨的第一止盈目标为2倍mNAV,3倍以上进入hype阶段,除非有新的叙事能够让我对mNAV思考进行更新,不然的话会逐步卖出。
除了这两只之外,还有ATNF和DYNX,两者也是来势汹汹,作为囤币股溢价潜在的竞争者,目前信息披露有限,但未来值得持续观察。BTCS和BTBT两者各有各的问题,前者增长停滞、后者还有AI因此不算纯囤币股,暂时不纳入长期持仓仓位,持续观察。更小的囤币股因资金量和流动性的问题也暂不考虑。
但总体来说,各家囤币股为了竞争关注、获得溢价而进行的疯狂买币,收益确定性最高的是姨太。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允许的话,直接买姨太ETF是确定性最高的。我上周买入ETHA的看涨期权,已经快要翻倍了。未来我希望币和股的exposure是一比一,当然币的exposure会用ETHU或者ETHA期权的方式去实现。加杠杆持有姨太ETF,这也是我认为姨太确定性最高这一观点的知行合一。
还有几个想说的点,包括:1、币股飞轮的时滞判断,什么时候股价是领先指标、什么时候是滞后指标。2、不同囤币股的价格走势比较如何帮助选股和择时。3、如何预测囤币股的融资和买币节奏,并加以利用进行日内交易。今天没时间写了,但这些都属于战术层面的细节,战略层面的投资思路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以太币-美元参考利率(ETHA)$ $SharpLink Gaming(SBET)$ $BitMine Immersion(BM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