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的币股投资周报week3

用户头像
思特
 · 上海  

这两天在上海出差,周末还得去北京出差,今天有点空,先提前把这周的周报写了。正好这几天囤币股大跌,写点东西也算是比较应时应景,努力做到低位吹票高位沉默。

首先,我说了很多次囤币股不适合大多数投资者,估值过山车般大起大落,认知不到或者心态不好都会导致被割韭菜。我写周报主要为了梳理自己的投资思路,帮助自己知行合一,顺带着给有缘人带来一些理性的分析,无论同意还是反对,我相信我的分享对任何理性投资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在现在这个币价寻底+估值压缩的环境下,认知层面最重要的问题是,最近两周姨太囤币股的下跌到底是抄底机会还是诱多陷阱?有了正确的认知后,心态层面做到知行合一即可(知易行难)。

下跌是抄底机会的逻辑是:散户觉得囤币股无限ATM稀释股权,growing at all costs,同时PIPE机构低价买入的筹码形成抛压。公司和机构的抛压让囤币股没有任何价值。我认为这些都是短期FUD,都是散户简单线性外推的结果,这样引起的下跌都是抄底的机会。最简单的,mNAV折价的公司只要停止ATM甚至开始回购,就能打破无限ATM的怀疑,让估值得到支撑,这也是囤币股接下来的一大看点。当然抄底得慢慢抄,不要低估散户非理性的强度和持久度。

下跌是诱多陷阱的逻辑是:这波下跌是所有囤币股的普跌,包括一直在ATM的BMNR和SBET,也包括没有ATM的小囤币股,而且已经上岸(告别大幅ATM而主要用可转债/优先股融资)的老大哥MSTR也在跌,纳斯达克也在加强囤币股的审查。所以,我们会担心,机构对于囤币股这种crypto in equity wrapper的形式失去兴趣了,背后原因也许是机构觉得囤币股的增发和买币不够透明,也许是监管进一步放松使得更多机构有了其他合规获得crypto exposure的途径,也许是对staked ETF的预期。那如果是这样,那么低估值会成为市场的新常态,短期也没有大幅反弹的基础。

当然,所有的情况回头看都很清楚,往前看都是一片迷雾。就这两周的下跌而言,我感觉是陷阱大概占30%,是机会大概占70%。换个角度表达的话,整体上我仍然看好囤币股,特别是mNAV折价的公司未来估值修复的空间,但这两周的下跌没有让我对囤币股变得更加看好。以SBET而言,现在15块钱的SBET(0.85-0.9的mNAV)我认为可以买入或加仓,但我的看好程度绝对没有七月份SBET在10块钱左右的时候那么高(那时mNAV在1.5左右),那时我在全仓买入以及疯狂吹票。

认知层面次要的问题是,如果下跌是机会的话,那么对未来上涨的合理预期在哪里?这又要回到我之前关于终局溢价的论述框架中。我认为,在悲观的情况下,MSTR式溢价可能会在所有姨太囤币股中消失,中性情况下也许也只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BMNR可以获得一部分溢价。但现金流溢价,即囤币股可以通过链上获得risk-adjusted超额收益(相比未来可能出现的half staked ETF)并回报股东(分红/回购)的能力。

依此逻辑:想去交易MSTR式溢价这条逻辑,只买BMNR,保守的止盈点位是MSTR的mNAV;想去交易现金流溢价的逻辑,只买SBET,保守的止盈点位是1.3倍mNAV(与之前的长文给出的估算一致)。当然如果你资金量小,愿意赌一把,ETHZ、BTCS、GAME这些参与链上活动的小公司都可以关注并研究一下。

如果姨太回调4000后重回涨势,MSTR式溢价水涨船高的时候,我们也许还能看到2-3倍mNAV,但我对此的乐观程度没有以前强了,短期我仍愿意相信散户追涨杀跌的能力会创造出mNAV的大涨大跌,但长期来说随着institutional adoption,姨太的波动率会越来越低(如同大饼过去一年的情况),而囤币股的溢价你可以认为是姨太价格的看涨期权,注定是不能和时间做朋友。由此也可看到:被价投洗脑的人是万万不能碰囤币股的。

为何现金流溢价我只考虑SBET?放三张图,以点带面。

本周交易:周三把SBET倒腾到BMNR,周四又把仓位倒腾回SBET并且小幅加仓,目前持有SBET 50%的仓位,表显成本15.5,真实成本大概17左右。除此之外,我还有40%SOLT和10%的现金。

未来交易计划:对囤币股越跌越买,在BMNR和SBET根据基本面和情绪面进行换仓,但总仓位限制在60%,特别在每周周报前把仓位打满,期待利空出尽后any news is good news的情况。剩下40%的仓位留给SOLT和ETHU,右侧交易,选强不选弱,追涨不杀跌。

$SharpLink Gaming(SBET)$ $BitMine Immersion(BMNR)$ $2倍做多Solana ETF(SO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