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来回顾一下小康---塞力斯大致历程,以下信息来自百度:
赛力斯(股票代码:601127)的股票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早期发展
• 2016年:赛力斯前身重庆小康工业集团在A股市场上市,标志着其作为独立上市公司的起点。
• 2017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为后续转型新能源领域奠定基础。
转型与突破
• 2015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投入重金研发核心技术(如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
• 2019年:两江工厂投产,发布首款电动车SF5,但初期销量未达预期。
深度合作华为
• 2021年:与华为联合推出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问界",凭借华为的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实现销量突破,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 2022年:正式更名"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小康股份"变更为"赛力斯",开启品牌升级。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1451.14亿元,同比增长58.6%,净利润72.62亿元,同比增幅超千倍,毛利率提升至28.9%。
最新市值:截至2025年9月22日,总市值约2363.48亿元。
二、再看看海马的现状:
海马汽车(股票代码:000572)自1988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与业务转型,其股票表现及发展历程如下:
上市与早期发展
海马汽车于1988年创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572。上市初期以传统燃油车业务为主,2001年起连续17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新能源汽车转型尝试
2009年推出首款电动车海马ME,并计划基于海马3、普力马开发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但后续进展缓慢。
海外市场拓展
2010年代,海马汽车出口至埃及、智利、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KD工厂,海外销量持续增长。
近期财务表现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归属净利润-7452万元,同比增长50.85%,基本每股收益-0.0453元。
技术路线调整
2012年后推出S7、M3等新车,并重启“福美来”品牌,但市场反响平平。2014年海马S5上市后成为销量支柱,累计销量达30万辆(截至2019年)。
海马似乎已经消失某个街道拐角!
三、海马能否复制小康?
1.小米与海马的 “双向奔赴” 可能
市场关于小米重组海马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双方战略诉求的合理推演。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上市后产能压力凸显,而海马拥有年产能 15 万辆的成熟工厂及代工小鹏(2018年起~G3)、奇瑞(2024年起~捷途)的经验,恰能满足其扩张需求。更关键的是,海南控股成为重要股东后,国资背景为重组提供了更强的可行性背书。
尽管双方尚未发布正式公告,但多重信号已引发联想:雷军曾秘密参观海马生产基地,投资者提议引入小米作为战略伙伴时,海马董秘明确表示 “将反馈管理层”。若合作落地,小米可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降低造车成本 35%,海马则能获得技术与资金注入,这种双赢格局让重组预期具备持续发酵的基础。
2.政策红利:海南封关造就独特竞争优势
2025 年底海南封关运作的政策节点,为海马汽车带来了确定性利好。作为海南唯一本土车企,其将直接享受三大政策红利:零关税进口零部件可降低成本 18%-20%,15% 的企业所得税较内地低 40%,自贸港便捷通道更能加速出口布局。
这种政策优势在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尤为珍贵。工信部等八部门出台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1550 万辆,同比增长 20%。海马依托海南区位优势,有望在出口与成本控制上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复制甚至超越赛力斯借助华为实现的突破。
3.对标赛力斯:合作重构估值的前车之鉴
赛力斯近几年的逆袭之路,为海马汽车提供了清晰的估值重构范本。2020 年前,小康股份最低价(前复权))6.28元,时至今日,最最高价153元,涨幅24倍。基本面也由连续多年亏损到2024 年销量突破 49.7 万辆,净利润达 59.46 亿元,市值飙升至 2000 亿元级。
两者路径高度相似:均属传统车企转型遇阻,均有望通过引入战略伙伴实现资源重构。赛力斯的案例证明,优质合作能使企业估值从 “传统制造” 向 “科技生态” 跃迁。当前海马兼具国资背景、政策红利与重组预期,其估值重塑潜力值得期待。
4.行业风口:新能源汽车仍处黄金发展期
尽管市场担忧新能源渗透率见顶,但数据显示行业仍具强韧性:2025 年 1-8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 960 万辆,同比增长 36.7%,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达 45.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即便未来渗透率提升放缓,2027 年前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5.多元能源有力补充:氢能能否发力
海马在氢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更添想象空间。随着行业从 “电动化” 向 “多元化能源” 演进,其提前布局的氢能技术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与小米的智能驾驶技术形成互补,构建 “智能 + 清洁能源” 的双重竞争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让我们与伟大企业共同进步。
注意:本人持有海马汽车,观点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