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看到很多从液冷的角度推制冷剂的,我就找了些资料,听了些电话会议,大致梳理了下产业逻辑。
原来的液冷产业方向是单相冷板---单相浸没式---双相浸没式,这么个产业趋势。
但是英伟达在年初在单相冷板和单相浸没式之间,提出来一个双相冷板的方案。
那么全球的产业链公司,就按照这个方案不停的在测试,包括液冷的冷媒。
由于双相冷板对工艺的要求及其高,因此针对冷媒也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沸点等,那么经过这半年来的反复实验,从硅油,氟化液,制冷剂等等,最终天弘科技CLS的方案提出了用134a等制冷剂作为冷媒。
天弘科技在这条产业链的地位,你们可以去查下,他的方案还是需要重视的。
所以,就看到了最近有卖方和公众号,开始从这个角度推制冷剂了。
只是,最终的产业方案到底是用134a还是1234yf或者其他的制冷剂,我看下来好像也不是100%确定,或者说各自有份额。
但作为一个本身紧平衡的品种,如果未来几年有大需求打破这种紧平衡,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那么,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作为市场现在最核心的液冷风口标的,二级狗们,愿意等到100%落地在买吗?
不会的,肯定是先打预期,在等订单落地。
这个逻辑,我仔细梳理下来,应该是没问题的。
那么,这我是买了个全球配额制下的特许经营生意,涨的是靠液冷催化主升??
我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