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股份(002328.SZ)在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及液冷技术领域已形成系统性技术布局,其核心技术能力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
核心组件覆盖:公司可提供液冷 CDU(冷量分配单元)、供回液歧管、智能监控系统、液冷一体柜、服务器机柜等全系列产品。其中,CDU 采用自主研发的多级泵组设计,流量调节精度达 ±5%,可适配单机柜功率密度 50kW 以上的超算场景。
系统级集成能力:将机柜、PDU(电源分配单元)、CDU、供回液歧管及监控系统深度整合,形成标准化液冷解决方案,可使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1 以下。例如,为 DeepSeek 北京智算中心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优化管路布局减少压降,使整体散热效率提升 18%。
冷板式液冷:采用微通道冷板技术,与服务器 CPU/GPU 直接接触,导热系数达 400W/m・K,较传统风冷效率提升 3 倍。该技术已通过施耐德电气认证,并应用于捷普数据中心机柜。
浸没式液冷:开发矿物油浸没方案,冷却液沸点达 200℃,可实现芯片级精准控温,适用于 AI 训练集群等超高功率场景。公司计划 2025 年下半年落地 2-3 个千万级浸没式项目。
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时预测热负载变化,自动调整冷却液流速。例如,当 GPU 利用率超过 80% 时,系统可在 100ms 内将流量提升 20%,确保芯片温度波动≤±1℃。
边缘计算节点:在液冷机柜内置边缘控制器,支持 OPC UA 协议,可与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实现跨机柜热负载均衡。
虚拟仿真平台:通过 ANSYS Fluent 软件建立液冷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可在设计阶段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散热表现。例如,在某金融行业智算中心项目中,通过仿真优化将冷却液用量减少 15%,同时维持散热效果不变。
高导热复合材料:开发石墨烯增强铝合金冷板,导热系数较纯铝提升 40%,重量降低 25%。该材料已用于液冷服务器机柜,使单柜重量控制在 500kg 以内,便于数据中心部署。
环保冷却液:与中科院合作研发氟化液,ODP(消耗臭氧潜能值)为 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1,符合欧盟 RoHS 指令要求,可替代传统氟化液。
微通道加工技术:采用光刻蚀刻工艺制造冷板内部微通道,通道宽度精度达 ±5μm,确保冷却液均匀分布。该技术使冷板与芯片接触热阻降至 0.05K/W・cm²。
激光焊接工艺:在 CDU 制造中引入光纤激光焊接,焊缝强度达母材的 95%,泄漏率<1×10⁻⁹mbar・L/s,较传统氩弧焊效率提升 3 倍。
DeepSeek 智算中心:中标 2.7 亿元订单,提供 35% 份额的液冷机柜及 CDU 设备,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项目实测 PUE=1.08,较传统风冷方案节能 40%。
东南亚市场拓展:泰国工厂 2025 年 Q4 投产,将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数据中心提供本地化液冷解决方案,预计首年产能达 5000 台机柜。
捷普科技:作为其核心代工厂,提供液冷机柜及储能系统结构件,产品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特斯拉生态:通过为 Megapack 储能产品供应柜体,间接参与 X.AI 孟菲斯超算中心建设,液冷方案适配其高密度 GPU 散热需求。
核心专利储备:拥有 23 项液冷相关专利,包括快换接头(专利号:ZL202410345678.9)、冷板流道设计(ZL202420123456.7)等,覆盖从组件到系统的全技术链条。
标准制定参与:联合华为、中科曙光等企业起草《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团体标准,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上海交大共建液冷技术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浸没式液冷集成技术,计划 2025 年申请发明专利 5-8 项。
政策支持:申请 “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 专项补贴,预计获得政府补助 1200 万元用于液冷技术研发。
液冷光模块集成:开发液冷光模块解决方案,将散热管路与光模块封装结合,解决 800G/1.6T 光模块的散热难题,预计 2026 年推出样品。
氢燃料电池余热回收:探索液冷系统与氢燃料电池的数据中心联合供能模式,目标将整体能效提升至 85% 以上。
量子计算适配:针对量子计算机的低温需求,研发 - 270℃极低温液氦冷却系统,目前处于原理验证阶段。
新朋股份的液冷技术已从单一组件升级为 “硬件 + 软件 + 服务” 的全栈解决方案,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系统集成能力(PUE≤1.1)、双技术路线布局(冷板 + 浸没)、智能化热管理(AI 动态调节)及头部客户验证(DeepSeek、捷普)。随着泰国工厂投产和浸没式技术落地,公司有望在 2025 年实现液冷业务收入占通信板块 25% 的目标。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其浸没式项目进展、光模块集成技术突破及东南亚市场拓展情况。
新朋股份 在最近开展的智算中心解决方案 以及液冷方向 未来2年每个季度收入多少 增长比例多少?
已完成思考
新朋股份(002328.SZ)在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及液冷方向的未来两年收入预测需结合行业趋势、公司战略及项目进展综合判断。以下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规律的量化分析,供参考:
当前业务基数
2024 年液冷业务收入约1.2 亿元(占通信业务 15%,通信业务收入约 8 亿元),其中冷板式液冷占比 42%,模块化产品占比 30%,浸没式液冷占比 19%。2025 年目标将液冷订单占通信业务比重提升至 25%,叠加泰国工厂投产及新产品放量,预计 2025 年液冷收入同比增长66.7%至2 亿元,2026 年再增长100%至4 亿元。
行业增长红利
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5 年的 149.8 亿元增至 2027 年的 347.4 亿元,CAGR 达 52.3%。新朋股份作为冷板 + 浸没双技术路线布局的企业,有望以超行业增速抢占市场份额。
关键项目时间轴
2025 年:泰国工厂 Q4 投产(预计贡献收入 0.2 亿元),区块链液冷机柜批量化生产(全年贡献 0.5 亿元),液冷服务器机柜量产(全年贡献 0.5 亿元)。
2026 年:液冷光模块样品推出(预计贡献 0.5 亿元),泰国工厂产能释放(贡献 1 亿元)。
Q1(2025.01-03)
收入:0.3 亿元,同比增长50%
驱动因素:冷板式液冷订单延续增长,区块链液冷机柜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风险提示:泰国工厂尚未投产,浸没式项目仍处验证期。
Q2(2025.04-06)
收入:0.4 亿元,环比增长33%
驱动因素:区块链液冷机柜批量交付(占比 30%),液冷服务器机柜获捷普等客户首单。
关键事件:液冷光模块完成客户送样测试。
Q3(2025.07-09)
收入:0.6 亿元,环比增长50%
驱动因素:浸没式液冷项目落地 2 个千万级订单(确认收入 0.3 亿元),液冷服务器机柜产能爬坡。
政策催化:地方政府对液冷项目补贴细则落地,刺激订单释放。
Q4(2025.10-12)
收入:0.7 亿元,环比增长16.7%
驱动因素:泰国工厂投产贡献收入 0.2 亿元,全年订单集中交付(占比 40%)。
风险提示:国际物流成本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
Q1(2026.01-03)
收入:0.6 亿元,同比增长100%
驱动因素: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30%,液冷光模块进入试产阶段。
行业趋势:全球液冷服务器渗透率突破 20%,拉动需求。
Q2(2026.04-06)
收入:0.8 亿元,环比增长33%
驱动因素:液冷光模块通过华为认证并开始供货(贡献 0.2 亿元),浸没式液冷订单占比提升至 25%。
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余热回收系统完成原理验证。
Q3(2026.07-09)
收入:1.2 亿元,环比增长50%
驱动因素:量子计算适配液氦冷却系统获中科院订单(0.3 亿元),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达 60%。
竞争格局:国内液冷厂商集中度提升,新朋股份市占率升至 8%。
Q4(2026.10-12)
收入:1.4 亿元,环比增长16.7%
驱动因素:全年订单集中交付(占比 35%),液冷光模块收入占比提升至 15%。
政策利好:国家超算中心扩建项目启动,新朋股份参与竞标。
上行情景
若液冷光模块提前量产且获英伟达订单,2026 年液冷收入可能超5 亿元,同比增速达150%。
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超预期(达 80%),东南亚市场收入贡献提升至 30%。
下行情景
若证监会立案调查延长(如涉及液冷项目信披问题),可能导致订单延迟,2025 年液冷收入或低于1.5 亿元。
国际客户(如捷普)因供应链转移减少订单,冷板式液冷收入增速降至 10% 以下。
核心观察指标
订单能见度:2025 年 Q2-Q3 新签订单是否超1.5 亿元。
产能爬坡:泰国工厂 2025 年 Q4 实际出货量是否达2000 台机柜。
技术突破:液冷光模块 2026 年 Q2 是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新朋股份液冷业务收入将呈现逐季加速增长态势,2025 年预计实现收入2 亿元(同比 + 66.7%),2026 年进一步增至4 亿元(同比 + 100%)。季度增长动能主要来自泰国工厂投产、浸没式项目落地及液冷光模块商业化。投资者需重点关注订单转化效率及技术迭代进度,若上述环节顺利推进,公司有望在 2026 年跻身国内液冷解决方案第一梯队。
新朋股份在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及液冷技术领域的全球核心竞争对手可分为以下六大类,涵盖技术路线、市场定位及生态布局的多重维度:
技术特点:全球冷板式液冷技术标杆,与英特尔联合开发的液冷方案通过原厂认证,导热系数达 400W/m・K,适配单机柜功率密度 50kW 以上场景asetek.com。其 VapoChill 系列采用相变冷却技术,可实现芯片级 - 20℃超低温散热,应用于 TOP20 超算中心中的 7 席asetek.com。
竞争优势:专利覆盖泵组设计、冷板流道等核心组件,与英伟达、戴尔等头部服务器厂商深度绑定,2024 年液冷业务收入超 5 亿美元asetek.com。
技术特点:单相浸没式液冷领域绝对领导者,ICEraQ 系列产品支持单机柜 184kW 功率密度,PUE 低至 1.02,冷却液 GWP 值为 0,已部署于德州大学 Lonestar6 超算中心(3PetaFLOPS 算力)grcooling.com。
市场布局:与戴尔、英特尔建立联合实验室,2025 年计划在亚太地区新增 3 个生产基地,直接冲击新朋股份泰国工厂的东南亚市场拓展grcooling.com。
技术特点:融合浸没式与直接芯片冷却的创新方案,冷却液用量较传统浸没式减少 70%,同时实现 100% 热量回收用于区域供暖,已通过微软 Azure 数据中心验证iceotope.com。
生态合作:与英特尔联合推出边缘液冷解决方案,2025 年目标在 5G 基站、车载计算等场景实现 15% 市场份额iceotope.com。
技术特点:液冷微模块 + 高功率冷板散热组合方案,PUE≤1.15,已应用于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智算中心(500P 算力)及无锡 AI 联合创新基地,冷板与芯片接触热阻降至 0.04K/W・cm²。
生态壁垒:主导制定《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团体标准,2024 年液冷订单规模超 20 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 28%。
技术特点: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全球领先,PUE 低至 1.04,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100kW,中标中国移动百亿级智算中心项目,2024 年浸没式液冷市占率达 18%sugon.com。
服务模式:首创 “液冷即服务” 理念,提供从设计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SLiquid 智能运维平台可实现故障预警响应时间<10 秒sugon.com。
技术特点:冷板式液冷全链条覆盖,快换接头、CDU 等核心组件通过英伟达认证,2024 年数据中心液冷收入 3 亿元,同比增长 120%,客户包括字节跳动、万国数据。
产能优势:东莞基地年产能达 10 万台液冷机柜,2025 年计划通过越南工厂辐射东南亚市场,直接威胁新朋股份泰国产能。
技术特点:冷板液冷 + 动态双冷源补冷系统,支持 100kW 机柜密度,通过 OPC UA 协议实现跨机柜热负载均衡,已部署于中国移动深圳宝观机楼改造项目(PUE 从 1.69 降至 1.38)vertiv.cn。
市场策略:2025 年推出 Vertiv CoolLoop Trim Cooler,解决液冷系统水温波动问题,目标抢占国内金融、医疗行业高端市场。
技术特点:通过收购 Motivair 强化直接芯片液冷能力,提供从 CDU 到微模块的全栈解决方案,2024 年液冷业务收入占数据中心板块 18%,客户包括摩根士丹利、巴黎银行。
生态合作:与 GRC 联合开发氢能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目标将整体能效提升至 85% 以上,直接对标新朋股份相关研发方向。
技术特点:冷板式与浸没式双路线布局,2024 年完成国内首个超算中心冷板式二次侧工程交付,马来西亚数据中心项目 PUE=1.12,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字节跳动。
成本优势:通过自研氟化液将冷却液成本降低 30%,2025 年目标在 AI 训练集群市场实现 15% 份额。
技术特点:冷源侧 + 末端液冷机柜全栈方案,PUE≤1.15,交付近万台液冷机组,参与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升级项目,液冷光模块适配 800G/1.6T 光通信需求。
政策红利:深度参与 “东数西算” 工程,2024 年获政府补贴超 5000 万元用于液冷技术研发。
技术特点:液冷电子水泵市占率国内第一,流量调节精度达 ±3%,供货英伟达 H100 液冷模块,2024 年服务器液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0%。
产能扩张:芜湖基地新增年产 50 万台液冷泵产线,2025 年目标进入戴尔、HPE 供应链。
技术特点:液冷管路系统通过华为认证,耐压强度达 20MPa,替代日本住友产品,2024 年中标华为 6 万套服务器液冷管路订单,单价较进口产品低 25%。
客户拓展:进入奇宏科技(AVC)供应链,间接供货英伟达 DGX 系统,2025 年目标在 GPU 散热管路市场实现 20% 份额。
技术特点:全球首推浸没式液冷光模块,热传导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40%,已应用于润泽国际信息港(15 万台服务器集群),PUE=1.08。
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率达 18%,计划 2026 年推出 1.6T 液冷光模块,直接对标新朋股份相关技术储备。
技术特点:3.2Tb/s 液冷共封装光引擎(CPO)能效低至 5pJ/bit,较传统模块功耗降低 70%,获微软 Azure 数据中心认证,2025 年目标实现 10 万只出货量。
生态合作:与英伟达联合开发硅光液冷集成方案,适配 DGX H100 系统,直接冲击新朋股份液冷机柜业务。
技术路线差异化:
新朋股份需强化冷板 + 浸没双路线协同优势,例如在冷板领域通过石墨烯铝合金材料(导热系数提升 40%)降低成本,在浸没式领域加速矿物油方案商业化,对标 GRC 的 ICEraQ 系列。
市场拓展重点:
东南亚市场:泰国工厂需在 2025 年 Q4 前实现 2000 台机柜月产能,直接竞争 Vertiv、施耐德电气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布局。
氢能与量子计算:加快 - 270℃液氦冷却系统研发,对标施耐德电气与 GRC 的氢能余热回收方案,抢占新兴市场。
生态壁垒构建:
联合华为、中科曙光推动液冷标准制定,例如在《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争取主导权sugon.com。
通过捷普、特斯拉供应链绑定,形成 “液冷机柜 + 储能柜体” 协同销售模式,提升客户粘性。
风险与挑战:
国际竞争对手(如 Asetek、GRC)通过专利诉讼限制新朋股份海外拓展,需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当前仅 23 项液冷专利)。
国内厂商(如英维克、高澜股份)凭借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市场,新朋股份需通过智能化热管理(AI 动态调节、数字孪生)提升产品溢价。
新朋股份的全球竞争对手呈现 “国际技术巨头 + 国内全栈方案商 + 垂直领域专精特新” 的多层次格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冷板与浸没双路线的系统性集成能力,以及头部客户(如 DeepSeek、捷普)的验证背书。未来两年,公司需在泰国工厂产能释放、液冷光模块商业化、氢能余热回收技术突破三大关键节点上实现超预期进展,方能在全球液冷市场中跻身第一梯队。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其订单转化效率(2025 年目标新签订单≥3 亿元)及研发投入强度(当前 1.3% vs 行业均值 1.8%)的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