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科技型生产力
 · 上海  

$中恒集团(SH600252)$ 参股和控股项目涵盖医药健康、食品消费、金融及新兴产业等领域。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整理的全口径项目清单(截至 2025 年 8 月 19 日):

一、控股企业(持股≥50% 或实际控制)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6)

持股比例:直接持股 23.43%,通过中恒同德基金、广投国宏基金合计持股 26.52%。业务范围:抗感染、特色专科药研发与生产,2025 年重点推进抗肿瘤药物管线。

广西田七家化实业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55.44%(通过破产重整取得控制权)。业务范围:牙膏、漱口水等日化产品,2025 年布局口腔医护级专业护理赛道。

广西中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业务范围:医疗设备研发与销售,聚焦智慧医疗、精准诊疗。

广西梧州双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通过子公司中恒双钱实业全资持有)。业务范围:龟苓膏、龟苓宝等健康食品,拥有 “中华老字号” 品牌。

广西中恒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业务范围:创新药研发,2025 年以 5,500 万元受让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技术。

复星医药(南宁)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34%(与复星医药、南宁产投合资设立)wz-zhongheng.com。业务范围:药品批发、医疗器械销售及国际物流。

二、参股企业(持股<50% 且未实际控制)

(一)医药健康领域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方式:通过中恒同德基金间接投资。业务范围:双特异性抗体研发,2024 年启动 H 股上市程序。

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02)

持股方式:通过广发信德基金、国海中恒基金间接投资。业务范围:创新药研发,2025 年重点推进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293)

持股方式:通过国海中恒基金间接投资。业务范围:脑科医疗服务,2024 年实现净利润 1.2 亿元。

湖南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未披露(直接参股)。业务范围:医用耗材及康复设备。

广西中恒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未披露(直接参股)。业务范围:医药流通与分销。

(二)食品消费领域

广西梧州双钱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双钱健康产业母公司)。业务范围:龟苓膏生产基地,2025 年出口额同比增长 25%。

(三)金融与新兴产业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750)

持股比例:3.84%(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及定增持有 2.45 亿股)。业务协同:通过国海中恒基金、申宏中恒基金形成业务联动。

深圳中恒普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未披露(直接参股)。业务范围:工业自动化设备,产品包括智能检测机器人。

中恒氢能源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业务范围: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及氢能储能场景应用。

三、产业基金与创投平台

(一)已投基金及投资案例

南宁中恒同德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3.3 亿元,中恒集团认缴 3.26 亿元(占比 98.8%)。投资案例:武汉友芝友(双抗研发)、傲星科技(数字营销)。

国海中恒医药健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3 亿元,中恒集团认缴 2.4 亿元(占比 80%)。投资案例:三博脑科、海创药业。

申宏中恒(广西)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5 亿元,中恒怡鑫认缴 2.45 亿元(占比 49%)。投资方向: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及健康消费。

成都弘生创投一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7 亿元,中恒怡鑫认缴 2 亿元(首关出资 1.5 亿元)。投资领域: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及数字医疗。

广东东纳协同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9,100 万元,莱美药业认缴 4,000 万元(占比 43.96%)。投资动态:2025 年 4 月向东纳医疗基金实缴出资 8,100 万元,持有 57.22% 份额。

广发信德中恒汇金(龙岩)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8.75 亿元,中恒集团认缴 2 亿元(占比 22.86%)。投资案例: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海创药业。

(二)历史基金与风险项目

厦门利穗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与出资:总规模 5.12 亿元,中恒集团认缴 1.5 亿元(中间级 LP)。业务风险:2022 年调整股权结构,仍存在莱美药业股票质押风险。

广西联合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持股:原持股 18%,2024 年以 1.94 亿元转让给广西宏桂集团。退出原因: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医药主业。

四、技术受让与研发项目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技术

受让主体:全资子公司中恒创新。交易金额:5,500 万元,2025 年 8 月完成专利交割。

中药 Ⅰ 类创新药三芪颗粒

研发主体:梧州制药。进展:2025 年 4 月获临床试验批件,直接进入 Ⅱ、Ⅲ 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