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飞股份(SZ300990)$ 在液冷服务器领域的布局,在半导体设备和储能温控领域有很深的积累,横向跨界应该不是难事,前几年英维克的业务重点也是储能液冷温控,过去几个季度的利润表现没没多好,只是现在达链的预期。
一下是搜索到的信息,从估值看不高,业务领域存在强烈的预期差,终归也是要看业绩的,拭目以待。
同飞股份在AI服务器及液冷服务器领域的布局已形成明确的技术路径和市场突破,以下是基于最新公开信息的综合分析:
一、AI服务器与液冷服务器的核心应用
同飞股份的液冷技术主要通过冷板式液冷系统和浸没式液冷系统实现,直接作用于AI服务器的CPU、GPU等核心发热部件。其产品包括:
• 冷板式液冷单元:为AI芯片提供精准温控,适配英伟达H100、AMD MI300等高端芯片的1400W级热耗需求;
• 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采用氟化液作为介质,支持单机柜功率密度超60kW,适用于AI算力中心的高密度集群;
• CDU(液冷分配单元):集成流量控制、压力监测等功能,实现液冷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潜在客户与订单进展
1. 已落地客户与合作案例
• 互联网与云服务领域:字节跳动、腾讯、星元云智(DeepSeek大模型训练算力中心);
• 数据中心集成商:科华数据(预制化数据中心液冷方案)、东莞泰硕(液冷管路系统);
• 间接供应场景:通过系统集成商为甘肃某AI数据中心提供液冷系统,年节省电费超3000万元。
2. 订单规模与产能支撑
• 2024年数据中心液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20%,但整体营收占比仍低于10%;
• 2025年与星元云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首期500P算力中心提供浸没式液冷设备,预计订单金额超2亿元;
• 储能温控领域的头部客户(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资源可能向AI液冷场景延伸。
三、未来前景与行业机遇
1.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规模:2025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33.9亿美元(同比+42.6%),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48%;
• 技术替代:AI芯片功耗突破1000W,风冷技术达物理极限,液冷成为刚需。预计2025年液冷渗透率将超30%,浸没式占比提升至34%;
• 政策支持: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明确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3,液冷技术成为绿色数据中心标配。
2. 同飞股份的竞争优势
• 全链条技术能力:覆盖冷板、浸没、CDU、冷却液全环节,与高澜股份、英维克形成差异化竞争;
• 产能储备:2024年液冷设备产能利用率超90%,新建的储能热管理基地可灵活切换至AI液冷产线;
• 国际化布局:参与香港亚洲数据中心峰会,推动液冷方案进入东南亚市场。
四、研发产出与技术积累
• 核心产品:冷板式液冷系统通过泰尔认证,浸没式方案适配英伟达GB300芯片的液态金属界面技术;
• 专利布局:截至2025年3月,累计获得液冷相关专利32项,其中2024年新增15项,包括“液冷管路快速连接装置”等关键技术;
• 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590万元(同比+24%),重点投向相变液冷、智能温控算法领域。
五、市场预期与资本动向
1. 财务预测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89.7%),液冷业务贡献占比提升至1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619亿元,液冷订单交付加速是主要驱动力。
2.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市值119亿元,动态市盈率56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近三个月获23家机构调研,基金持仓比例从Q4的2.1%提升至Q1的6.7%。
3. 风险提示
• 液冷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冷板式与浸没式的市场份额争夺可能影响技术投入回报;
• 海外巨头(如Vertiv、APC)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压力加剧。
六、关键数据速览
指标 现状/预测
2025年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中国) 33.9亿美元(IDC数据)
同飞股份液冷业务营收占比 预计2025年达15%-20%
浸没式液冷技术毛利率 约38%(高于冷板式5-8个百分点)
2025年订单可见性 已签订单超5亿元,意向订单超10亿元
建议关注公司在英伟达GB300芯片配套液冷方案的进展,以及与华为昇腾生态的合作可能性,这些将成为下一阶段估值提升的关键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