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仲景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储备首款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
当调味品行业还在为“香菇酱能否持续领跑市场”“葱油酱能否打破地域限制”而争论时,这一消息为传统调味品企业转型大健康赛道带来了一个新的案例。
这家凭借香菇酱、上海葱油酱连续三年稳坐全国销量榜首的企业,是否正试图以“风味+健康”的双重叙事,在万亿级健康食品市场中探寻第二增长曲线呢?
仲景的“养生”基因
资料显示,仲景食品的主营业务涵盖香菇酱、上海葱油、鲜花椒油、快手菜、调味配料等多个品类。其中,香菇酱作为核心产品,长期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仲景食品的转型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24年年报中,仲景食品便提出,要依托仲景品牌优势,积极布局大健康食品领域。
此外,年报数据还显示,其核心业务调味食品的毛利率从41.62%下滑至39.19%,电商推广费激增40.45%,渠道扩张带来的销售费用同比上涨21.02%,甚至超过了同期净利润。
面对如今日益内卷的调味品市场,以及大单品遭遇增长瓶颈、原材料价格上涨与渠道成本攀升形成双重挤压,企业开辟新的战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转向养生行业,对仲景食品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一方面,“健康化”本就是近些年调味品的主流趋势,任何一个头部企业都不可能不关注“养生”相关领域。
因此,在调味品企业转型中,转向“养生”赛道的调味品企业也不在少数。3个月前,莲花就推出了养生水——莲花1983红豆薏米水和莲花1983红枣桂圆枸杞水。
坚守调味品赛道的企业,也都在不断打造“养生”与调味品结合的产品,如紫林党参黄芪醋、王致和党参料酒、天立红花桂圆甘草醋等。
另一方面,仲景食品的商标,正取自古时名医“张仲景”,因此转向“养生”,自少在营销上,仲景食品会事半功倍。
更为重要的是,仲景食品的控股股东为河南宛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44%),其实控人是“宛西系”家族成员孙耀志,董事长则是孙耀志之子孙锋。该家族同时掌控着知名药企——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宛西制药”),其“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闻名遐迩。
宛西控股是由宛西制药分立而来,目前,宛西控股、宛西制药与仲景食品同属“宛西系”商业版图,三者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实现了深度协同。
依托“宛西系”强大的中医药背景,仲景食品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而公司也有望借此拓展新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摆脱对单一调味品业务的过度依赖。
“元气参”的底气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中国健康食品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仲景元气参”作为首发产品,其市场表现无疑将成为检验公司新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试金石。
相关回复信息显示:仲景元气参,是“秉持‘好配料,好味道’的产品理念,以制药精神精心雕琢健康食品,严选地道原料与家常配料,力求让消费者吃得美味又安心”。
整个回复中有两个关键信息:其一是“以制药精神做食品”——公司秉持“好配料,好味道”的产品理念,以制药精神精心雕琢健康食品……其二是“即食滋补产品”。
作为“滋补品”,仲景显然是在认认真真做“养生”,而非以“养生”为卖点的调味品。
(图片仅供参考示意,并非“仲景元气参”产品图)
而“以制药精神做食品”的研发逻辑,以“元气参”为例,企业宣称:采用现代技术实现西洋参活性成分的高效萃取与功效成分的标准化,试图破解传统滋补品“成分模糊、功效存疑”的痛点。
这种技术路径与仲景调味配料的研发一脉相承。
该公司的花椒系列、辣椒系列,均为通过超临界CO₂萃取技术提升了风味;香菇酱、香辛料项目更是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内领先”评价。这些都充分印证了企业在风味标准化与功效可视化上的深厚技术积累。
不过,养生赛道的竞争远比调味品行业激烈得多。
同仁堂、东阿阿胶等老字号早已布局即食滋补品领域,江中食疗、WonderLab等新锐品牌则以“成分党”营销策略抢占年轻市场。
仲景食品的优势在于其品牌、技术方面的跨界能力。而调味酱料中“零防腐剂、零人工色素”的配方理念,与养生产品“清洁标签”的需求高度契合;
至于公司调味品积累的C端渠道(如直播电商、社区团购),是否可为新品导流,助力新品快速打开市场,就需要更多产品信息才可进行更进一步讨论了。
此外,如何避免“元气参”沦为“概念产品”,需要企业用临床数据或第三方认证构建信任壁垒,这或许是一场比技术突破更为艰难的长期战役,但也是企业在养生赛道站稳脚跟的必经之路。
大单品与新赛道的平衡艺术
仲景食品的转型,本质上是传统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资源博弈。
一方面,香菇酱、葱油酱仍是企业的现金流支柱。2024年,这两个品类贡献了超60%的营收,企业需持续投入以维护其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元气参”所在的养生赛道需要前期重资产投入,从原料基地建设到功效验证,从渠道适配到消费者教育,每一步都考验着企业的资源分配智慧。
对比行业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路径。海天味业通过“蚝油-料酒-复合调味料”的品类扩张实现了稳健增长,而加加食品盲目跨界预制菜导致主业失速。仲景食品的选择更接近“守正出奇”:以调味品业务为基本盘,用养生赛道探索高毛利增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2024年推出的蒜蓉酱、0脂辣酱等零售新品,以及黄焖、藤椒等餐饮系列,均体现了“风味创新”与“健康升级”的双重策略。这种渐进式转型,或许比激进跨界更符合传统企业的基因,也更能降低转型风险。
仲景食品的探索,为调味品行业提供了三个重要启示。
其一,单一大单品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企业需构建“核心品类+创新品类”的矩阵,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仲景食品若能将“元气参”培育成下一个爆款,将验证“调味+养生”双轮驱动的可行性。
其二,技术壁垒是跨界成功的关键。无论是调味品的风味标准化,还是养生品的功能可视化,都需要企业持续投入研发,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其三,渠道适配决定转型成败。养生产品需要渗透药店、健康食品专卖店等特殊渠道,而仲景食品的调味品渠道能否借力打力,将是新品成功的关键变量。只有做好渠道适配,才能让新品迅速触达目标消费者,实现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