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龙(SH603406)$ $新大正(SZ002968)$
发行股数400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发行价23.6元,募集资金9.44亿元,超募2.54亿元(“涨幅”27%);对应发行后总市值94.4亿,25Q1PE19.5。
1.估值
参考同行业,给予公司PE30,较合理,对应市值145亿;将募投项目经济效益计入(预计营收增加22亿,57%),对应市值可达228亿。
本轮“反内卷”的,商品期货石化产品反弹是工业品里最弱的板块。
2.产能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17 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 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新增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产能 18 万吨/年。
现有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产能41.2万吨,再生有色短纤维18万吨。
2023 年原生涤纶短纤维产量规模为 723 万吨,其中,普通原生涤纶短纤维产量为 491 万吨,差别化原生涤纶短纤维产量为 232 万吨。
公司差别化涤纶国内产能占比约18%,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能力已占总产能的 60%以上, 而我国仅占 40%左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上述可比公司,可比性一般,普通涤纶纤维和差别化涤纶,有一定区别(参考腾讯元宝生成的下文)。
3.近期观点:
提示风险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掉粉、挨骂),顺应市场高唱“顺周期”,发掘新机会才是“挣”道!
反内卷效果的持续性,个人保持谨慎,这一次期货市场再次验证“一管就死、一放就疯”(周五夜盘商品大幅回落),政策是选择时对冲通缩螺旋,不可能一次性逆转(如果政策能逆转,政策早点出不就没问题了)
70年前“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凡是主观要“反”的,客观存在的阻力往往是巨大的(“三反”运动之后,三项都发生了,过程是痛苦的)。
当前供需矛盾的主要方向在于需求端:外部贸易摩擦,内部需求不足。为什么从供给端政策发力?!需求端难度和阻力更大而已(供给端发力,政策“立竿见影”,但不治本,谁信谁买单),要看到需求的复苏,才是真正顺周期的开始,这里只是反弹!
4.低位长期逻辑—物业管理的现金奶牛
新大正(002968),川渝地区物业管理,PE18(房地产存量时代,物业管理水平和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
以下内容由腾讯元宝生成,个人审阅编辑:
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是一家专注于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已构建起从再生资源回收到高值化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以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为核心,以差别化复合纤维和聚酯新材料为两翼的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家居纺织、健康护理等高端领域。
差异化产品矩阵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公司主营产品可分为两大类: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以废弃PET聚酯(如泡料、再生瓶片)为原料,通过原液着色技术直接生产彩色纤维,无需后续染色加工。该产品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据招股书披露,相比传统工艺,原液着色技术使化工染料使用量从130kg降至7.5kg,染色上浆成本由10000元/吨降至2000元/吨,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主地毯、顶棚等)、铺地材料(展览地毯)等领域,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差别化复合纤维:包括低熔点短纤维(皮芯结构,替代化学胶粘剂)、聚烯烃复合短纤维(亲肤性,用于健康护理)、热熔长丝(挺括有型,用于鞋材)、中空聚酯短纤维(保暖,用于家纺)四大类。其中低熔点短纤维是公司主力产品,2021-20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8%-32%,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表:天富龙2024年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采取垂直整合商业模式,构建了“回收-再生-高值化应用”的产业链闭环。在上游原材料环节,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废弃PET回收渠道,与从事废弃PET聚酯制品回收加工的个体工商户形成长期合作;在生产环节,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色母粒研制、聚合增粘等核心技术;在下游应用环节,公司直接对接汽车内饰、家用纺织等领域的大型客户,采取直销模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还通过技术壁垒构建了护城河,使公司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天富龙近年来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76亿元、33.36亿元和38.4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84%、29.53%和15.1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亿元、4.31亿元和4.5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51%、20.47%和5.19%。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测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7.54-18.60亿元(同比变动-1.71%至4.25%),归母净利润2.26-2.33亿元(同比增长0.29%至3.30%),显示出较强的业绩韧性。
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特征体现在:
毛利率优势与下滑压力并存: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86%、18.31%和16.50%,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主要受原材料成本波动(原油、再生PET价格变化)、常规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珠海新项目产能爬坡期的影响。尽管如此,公司毛利率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行业均值为11.88%),特别是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体现了差异化产品的定价能力。
净利率稳中有降: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3.90%、12.93%和11.81%,略高于行业均值但呈持续下降趋势。这反映了行业竞争加剧环境下,公司面临一定的利润空间压缩压力。
天富龙展现了优异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安全边际。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10.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提升至6.85和4.81,表明短期偿债能力极强。这种低杠杆、高流动性的财务结构为公司提供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未来扩张预留了融资空间。
然而,公司盈利质量指标值得关注。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净现比)为0.67,低于健康水平(通常以1为基准),表明净利润未充分转化为现金流入。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
存货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存货余额达6.6亿元,同比增长151.6%,占总资产比例升至17.05%,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增加及珠海项目备货所致。
应收账款管理压力:虽然应收账款周转率(16.63次)优于自身历史水平,但仍低于行业均值(30.86次),2024年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11.03亿元,占用了较多营运资金。
表:天富龙2022-2024年主要财务指标
涤纶作为化学纤维的主要品种,在全球纺织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涤纶在国内化学纤维产量中所占比重高达82.97%,而中国涤纶产量占全球份额超过78.16%,是全球最大的涤纶生产和消费国。在“双碳”政策推动下,涤纶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绿色化转型加速:再生涤纶因显著的环保优势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化纤蓝皮书》数据,以物理法生产的再生涤纶碳足迹仅为原生涤纶的20%-30%,契合全球低碳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再生涤纶短纤维需求将达到600万吨,中国市场达1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15%。这一趋势为天富龙等布局再生纤维的企业创造了广阔市场空间。
差异化需求提升: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市场对功能性、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汽车内饰用纤维需求增速达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健康护理领域,婴儿卫生用品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1050亿元,拉动聚烯烃复合短纤维需求。
产业集中度提高:涤纶短纤维行业呈现“以大企业为主导、若干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格局,国内前四名企业产能合计占比约43%。在细分领域,拥有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行业分化趋势明显。
天富龙在细分市场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在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领域,公司产量位列行业第二,其中汽车内饰用产品市占率达45%,位居首位。
在低熔点短纤维市场,公司2021-2023年市占率稳定在28%-32%,连续三年蝉联国内第一。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天富龙展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2024年,可比公司华西股份、江南高纤、优彩资源的平均收入规模为20.53亿元,销售毛利率为9.30%;而天富龙营收规模达38.41亿元,毛利率16.50%,均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公司核心竞争壁垒来源于: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百余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公司持续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新能源车内饰用防电磁辐射涤纶纤维”、“具有紫外屏蔽功能的再生低熔点聚酯复合纤维”等,被纳入2023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客户资源壁垒:与中联地毯、拓普集团、坤泰股份等知名企业建立10年以上长期合作,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低于25%(2024年为12.27%),客户分散度高,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
产品协同效应:再生纤维与复合纤维在应用场景上形成互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天富龙此次IPO拟募集资金7.9亿元,主要用于两大项目:
年产17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投资额5.8亿元):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产能,特别是高弹力低熔点纤维作为创新产品,可替代传统聚氨酯泡棉,应用于医疗器材、高铁及航空座椅、高端床垫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2.1亿元):重点建设低熔点纤维研发中心和再生短纤研发中心,增强公司在功能性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
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瓶颈将有效缓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弹力低熔点纤维等新产品将打开成长天花板,为公司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据公司预测,新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增加约22亿元,相当于2024年营收的57%以上。
尽管研发投入占比(2024年为3.55%)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但公司在差异化技术路线上成果显著:
在再生涤纶领域,公司通过原液着色技术实现“无水染色”,大幅降低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获得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纤维认证证书”。
在复合纤维领域,公司已形成梯度产品储备,110-200℃低熔点短纤维和高玻璃化温度低熔点短纤维的配方及工艺已完成中试,正在建立系列化产品体系。
聚酯新材料方面,公司开发的光伏板保护膜用膜级聚酯切片具有成膜强度高、透光率高、耐晒、抗紫外、抗老化等特性,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
未来技术布局聚焦三大方向:汽车内饰轻量化材料、健康护理领域功能性纤维、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符合下游产业升级和环保政策导向。
天富龙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已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52万吨,以高性能、功能性的新型涤纶短纤维为主要产品。东南亚布局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规避贸易壁垒:利用越南的出口优势,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贴近国际市场:更好响应国际客户定制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和政策优势,增强成本竞争力。
同时,公司深度践行ESG发展理念,将循环经济融入核心业务。天富龙集团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评为“化纤行业‘十三五’绿色发展示范企业”、“绿色先进单位”,被工信部列入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公司构建的“回收-再生-高值化应用”产业链闭环,每年可消纳大量废弃PET聚酯,减少环境污染和石化资源消耗,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天富龙未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需关注以下风险点:
毛利率持续下滑风险:公司综合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18.86%降至2024年的16.50%,连续三年下降。这一趋势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和新项目产能爬坡影响。若公司不能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或成本控制扭转这一趋势,可能陷入“量增利减”的经营困境。特别是占收入65%以上的差别化复合纤维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价格下行风险较大。
市场集中度不足风险: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仅为12.27%(2024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客户高度分散虽然降低了大客户依赖风险,但也带来诸多挑战:订单碎片化增加管理成本;小客户忠诚度低,易受市场竞争冲击;议价能力有限,难以传导成本压力。行业专家指出:“客户集中度低可能意味着订单来源分散、合作深度不足,难以形成稳定的‘战略客户群’。”
产能扩张消化风险: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新增18万吨纤维产能(相当于2024年产量的40%以上),在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新增产能能否顺利消化存在不确定性。若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固定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控制权高度集中风险:实控人朱大庆、陈慧夫妇合计持有79.3%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93.9%的表决权,董事会成员全部由实控人提名。这种股权结构虽然有利于决策效率,但存在治理失衡隐患。治理专家警示:“公司控制权集中度较高,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缺乏足够的制衡和监督,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 未来需关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治理风险。
存货跌价风险:2024年存货余额较上年增长151.6%,达6.6亿元,占总资产17.05%。若原材料或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引发大额存货跌价损失,冲击当期利润。公司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8.3万元(2024年),但相对于存货规模比例偏低。
研发投入不足风险: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3.55%,低于5%的行业平均水平。在环保材料领域,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影响产品迭代速度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际化工巨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基于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地位,天富龙具有以下投资亮点:
细分市场龙头地位:公司在汽车内饰用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短纤维两大细分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分别达45%和28%-32%。这种双龙头地位使公司能够充分受益于汽车轻量化和内饰环保化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循环经济先锋优势:公司构建的“回收-再生-高值化应用”产业链闭环具有显著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在政策驱动下,再生涤纶渗透率有望从目前不足30%提升至2025年的40%以上,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优先受益。绿色纤维产品认证、OEKO-TEX Standard100认证等资质强化了公司环保品牌形象。
估值吸引力: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优彩资源(再生涤纶)2024年PE约28倍,江南高纤(复合纤维)PE约35倍。结合天富龙2024年净利润4.54亿元,给予30-35倍PE估值,合理市值区间为136-159亿元,对应股价36.2-42.4元(发行后总股本3.6亿股)。募投项目达产后,2026年净利润有望突破5.5亿元,成长性值得期待。
基于行业前景与公司基本面分析,对天富龙投资建议如下:
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公司契合“双碳”政策与绿色消费趋势,在循环经济和汽车轻量化双赛道布局,具有长期成长潜力。建议关注以下催化因素:① 募投项目投产进度;② 再生PET原料价格走势;③ 新客户拓展情况;④ 越南工厂产能释放。
短期注意波动风险:鉴于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预计-1.71%至4.25%)、毛利率承压及净现比偏低等问题,短期股价可能面临波动。建议投资者在上市初期关注成交量变化和技术形态,合理设置止损位。
投资策略建议:
稳健型投资者:可待毛利率企稳信号(单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或净现比改善至0.8以上后分批建仓,重点关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进展和原材料成本控制成效。
成长型投资者:可结合技术形态在上市初期适度参与,重点关注三个时点:① 新股上市首日定价情况;② 2025年三季报业绩拐点;③ 募投项目试产进度公告。注意控制仓位不超过组合的5%。
风险提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对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影响、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毛利率下滑风险以及实控人控制权集中带来的公司治理隐患。同时警惕宏观经济下行导致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需求。
风险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谢谢您的关注!每一次转、评、赞都是对我持续更新的鼓励!谢绝未成年及在校生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