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于2025年7月31日向全球17家制药巨头(包括辉瑞、诺和诺德、强生等)发出公开信,要求其在60天内将美国药价降至其他发达国家最低水平,否则将动用“一切可用手段”强制执行。这一政策是其5月签署的“最惠国定价”(MFN)行政令的延续,核心目标是消除美国药价“孤岛现象”,实现全球药价拉平。对中国药企的影响呈现显著分化,以下从影响维度及具体上市公司展开分析:
-一、对中国药企的核心影响**
1. **创新药出海利润空间被压缩**
- **高定价优势削弱**:中国创新药在美国定价普遍为国内的16–34倍(如百济神州BTK抑制剂美国售价是中国16倍),若MFN政策落地,参考欧洲或加拿大价格(部分低30%以上),将直接挤压收入。
- **海外授权(License-out)价值缩水**:跨国药企(MNC)对中国创新药的授权交易可能压价。2025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已超480亿美元(如恒瑞医药与GSK的125亿美元合作),若美国终端价下降,MNC对管线估值可能下调。
2. **仿制药与原料药:竞争加剧与份额提升并存**
- **价格战风险**:美国若引入低价仿制药(如印度同类药价低50%),华海药业等企业毛利率或从62%降至45%。
- **成本优势凸显**:中国供应链效率可能吸引更多订单,尤其是原料药(占全球份额28.7%)和CDMO企业(如药明康德)。
3. **长期产业逻辑重构**
- **新兴市场成避风港**:中东、东南亚等拒绝“美国定价”的市场受青睐,复星医药CAR-T疗法在巴西定价仅为美国1/3,2024年新兴市场收入增57%。
- **技术壁垒成护城河**:核药、基因编辑(如博雅基因)等前沿领域受政策影响较小,荣昌生物ADC管线海外授权溢价率达200%。
二、直接影响的十大中国上市公司**
以下企业按“美国业务占比”和“降价敏感度”排序,核心数据及风险如下:
| **公司名称** | **核心美国业务/产品** | **潜在影响** | **风险等级** |
|--------------------|------------------------------------------|------------
| **百济神州** | BTK抑制剂泽布替尼(2024年在美销售额20亿美元,占全球3/4) | 若锚定欧洲价(低30%),净利率或跌破5% | ⭐⭐⭐⭐⭐ |
| **君实生物** | PD-1单抗(美国定价110万美元/年,为中国34倍) | 鼻咽癌独家疗法降价压力较小,但若纳入MFN参考国则承压 | ⭐⭐⭐⭐ |
| **传奇生物** | 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即将跻身“10亿美元分子”) | 高值细胞治疗降价空间有限,但医保谈判压力增加 | ⭐⭐⭐ |
| **恒瑞医药** | 创新药海外授权(与GSK达成125亿美元合作) | 授权交易估值受全球药价体系波动影响 | ⭐⭐⭐ |
| **药明康德** | CXO服务(美国收入占比65%) | 客户为全球药企,订单稳定性高;成本压制反刺激外包率提升 | ⭐⭐ |
| **康龙化成** | CXO服务(依赖欧美订单) | 逻辑类似药明康德,但生物药CDMO占比低,弹性较小 | ⭐⭐ |
| **复星医药** | CAR-T疗法(新兴市场收入增57%,美国占比低) | 新兴市场对冲美国风险,政策免疫性强 | ⭐ |
| **金斯瑞生物科技** | 细胞基因治疗(子公司传奇生物主导) | 与传奇生物协同,技术平台受定价影响小 | ⭐⭐ |
| **华海药业** | 仿制药原料药(美国占比13%,缬沙坦市占率40%) | 若价格锚定印度(低50%),毛利率或降至45%;但中小竞争者退出利好份额提升 | ⭐⭐⭐ |
| **荣昌生物** | ADC药物(海外授权溢价率超200%) | 技术壁垒构筑“政策护城河”,受降价直接影响小 | ⭐ |
> 📌 **注**:风险等级说明:⭐⭐⭐⭐⭐(极高)至⭐(极低),基于美国收入占比、产品同质化程度、技术壁垒综合评估。
三、行业趋势与应对策略**
1. **短期避险**: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加速新兴市场布局(如复星医药中东策略)。
2. **技术升级**:聚焦核药、基因编辑等政策免疫赛道,或开发“中美双报”差异化管线(如君实生物鼻咽癌适应症)。
3. **供应链话语权**:原料药/CDMO企业(普洛药业、九洲药业)承接美国药企降本转移订单。
**政策对冲利好**:中国近期推出“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高价值创新药可享5年价格稳定期,缓解研发不确定性。
$药明康德(SH6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