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利好频频,多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正式启动,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中核官网新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若干招标项目,显示中国聚变公司即将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此外,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双亿度”的突破性进展……
由此可见,可控核聚变距离实质化运营乃至商业化运营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也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可控核聚变领域里的四家优秀公司,看看它们的优势、亮点各是什么,以及谁的发展潜力大。
优势: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参与核聚变阀门研发的企业,与合肥、成都体系均有业务关联并取得批量订单,产品覆盖三代、四代堆型,包括真空隔离阀、高温超导磁体冷却回路调节阀等核心部件。
亮点:公司深度参与了聚变新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进度匹配多个核聚变核心主机装置建设。其核级阀门通过国家核安全局认证,资质与技术积累深厚。
优势:公司专注高端铸造技术,采用 3D 打印与传统铸造结合工艺,生产的钨合金偏滤器部件内部结构精度达 0.05mm、表面光洁度 Ra≤0.8μm,2025 年产品成功应用于国际核聚变项目且良品率达 98%,打破国外垄断。
亮点:公司自主研发高硼钢、钨硼钢等极端环境功能材料,与合肥能源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前瞻布局核聚变项目,新型高热负荷部件偏滤器已通过试验验证。
优势:公司作为中核集团旗下核心装备平台,深度绑定国家级核聚变项目,“中国环流三号” 核心真空密封阀门、核级管道连接件等 80% 由其独家供应;
亮点:公司在 “星火一号” 项目中获得 6.5 亿元部件订单,产品在高温、强辐射、高真空环境下寿命达 10 万小时,技术参数打破法国法马通垄断。
优势:公司具备 “国家队” 级别的大型装备制造能力,为能量奇点 “洪荒 70” 托卡马克装置提供真空室、冷屏、杜瓦等关键设备,助力其 2024 年实现等离子体放电并创造全球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研发建造最快纪录。
亮点:公司完成了全球首台 EXL - 50U 紧凑型聚变装置真空室交付,承接新奥集团 “玄龙 50” 项目关键主设备;突破 “冰极铠甲” 特种不锈钢、“深度熔透” 焊接等核心技术,焊缝在超低温环境抗裂性能超国际标准一倍以上。
了解了四家公司的优势和亮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最新的财务表现如何,看看谁的发展潜力更大。这里我将采用经典的杜邦分析法,通过拆解roe三大指标,看看谁的发展潜力更大。
roe=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指的是企业每卖出100元商品,能净赚多少钱。
近几年,上海电气的销售净利率,提升明显。
上半年,盈利能力最强的是江苏神通的13.88%,意味着公司每获得100元商品,能净赚14元不到的样子;其次是应流股份,中核科技,上海电气。
权益乘数,指的是企业使用的财务杠杆高低情况。
上半年,财务杠杆最高的是上海电气的3.995倍,其次是应流股份,江苏神通,中核科技。
总资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总资产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考察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
近几年,除了中核科技的总资产周转率有所提升外,其余三家均有所下降。
上半年,周转速度最快的是中核科技的0.19次,其次是江苏神通,上海电气,应流股份。
第一名,江苏神通:(roe≈4.06%),销售净利率第1,总资产周转率第2,权益乘数第3。公司依靠高销售净利率与高资产周转率,力推roe最高;
第二名,应流股份:(roe≈3.43%),销售净利率第2,总资产周转率第4,权益乘数第2。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于江苏神通相差无几,但资产周转速度较差相差甚远,致使roe排名屈居第二;
第三名,中核科技:(roe≈3.39%),销售净利率第3,总资产周转率第1,权益乘数第4。虽然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最高,但无奈净利率和财务杠杆较低,roe最终排名第三;
第四名,上海电气:(roe≈2.66%),销售净利率第4,总资产周转率第3,权益乘数第1。公司受低净利率和低资产周转率的拖累,roe排名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