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metalslime
 · 北京  

根据2025年10月1日官方发布数据,全国交通出行呈现“总量创新高、结构多元化”特征,具体统计如下:
一、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
- 总规模:33,578.84万人次,环比增长42.6%,同比增长1.4%
- 峰值突破:创历史新高,超越2025年春节初六的3.39亿人次纪录
二、分交通方式数据
1. 铁路
- 客运量:2,313.2万人次,环比增长25.3%,同比增长7.9%
- 单日峰值:广州南站到发旅客92.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服务优化:长三角珠三角等热门方向加开列车2,106列,部分线路延长运营时间至凌晨
2. 公路
- 总流动量:30,886万人次(含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26,765万人次(环比+51.1%)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4,121万人次(环比+12.4%)
- 区域热点:
- 广东高速车流量1,029.11万车次,破历史纪录
- 重庆高速车流量214万辆次,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激增
3. 民航
- 客运量:247.49万人次,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3.2%
- 航班保障:全国保障航班19,682班,正常率96%
- 枢纽表现:北京大兴机场进出港旅客16.64万人次,创6年来新高
4. 水路
- 客运量:132.15万人次,环比增长82.8%,同比增长20.5%
- 重点区域:琼州海峡轮渡运输旅客11.3万人次,进出岛车辆2.94万辆,新能源车占比显著提升
三、出行特征与亮点
1. 新能源车占比提升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占比达20%,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运输量同比翻倍
- 多地服务区出现充电桩排队现象,北京、杭州等地实行“叫号充电”
2. 智慧出行普及
- AI避堵工具使用量激增,同程旅行智能体提问量达平时6.5倍
- 上海机场推出充电宝核查小程序,提升安检效率
3. 区域差异显著
- 广东:跨境枢纽功能突出,出境目的地以日本、香港为主,入境外国旅客增四成
- 长三角:迪士尼客流意外宽松,上海铁路单日发送旅客426万人次
- 成渝:中短途客流密集,夜间高铁加开134趟
四、与往年对比
- 恢复性增长:民航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铁路超疫情前水平(2019年10月1日约1,700万人次)
- 结构变化:公路自驾占比79.7%,较2024年微降1.2个百分点,反映高铁分流效应
五、后续趋势
- 返程压力:10月7-8日将迎返程高峰,京津冀、长三角高速需提前规划
- 安全提示:台风“麦德姆”或影响粤西至海南航线,需关注实时预警
如需具体省份或城市详细数据(如广东、上海),可进一步提供区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