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metalslime
 · 辽宁  

中信建投电新 | 大金重工深度报告解读《风能的基石,世界的大金》
会议要点
1. 公司定位与战略布局
• 核心定位:公司目前的定位不仅是简单的出海设备制造商,更是海上风电系统方案解决商,战略发展已进入“无人区”状态,在海外业务上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 战略布局前瞻性:海外出口业务的收获是3到4年之前甚至更早布局的结果;当前正在布局浮式风电、风电物流运输体系及海上风电安装一体化解决方案。
2. 业务构成与市场布局
• 收入构成(2025年上半年):
· 风电装备产品占比95%,主要为单桩基础、过渡段、套筒等,针对海外销售(欧洲及日韩市场)。
· 新能源发电占比4%,并网规模共500兆瓦(250兆瓦光伏+250兆瓦风电)。
· 特种航运和船舶制造业务:2025年业绩尚未体现,2026年随着自有船只投运将逐步体现。
• 海外业务占比: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接近80%,毛利占比接近90%,成为海上风电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公司。
• 产品拓展:当前风电装备产品以单桩为主,后续将供应导管架和浮式基础。
3. 核心业务曲线与业绩兑现
• 第一曲线:海工业务(主业):
· 订单与出货量:22年签订20万吨订单,24年签订40万吨锁产协议,25年截止9月订单超过20万吨;23年出货量10万吨,24年10万吨,25年预计接近20万吨。
· 单吨净利增长:23年1000元以上,25年增至超过4000元,与接单范围、产品附加值及价格相关。
· 产能布局:蓬莱基地(出口主力,30万吨产能)、唐山曹妃甸基地(25年底试生产,40万吨产能,其中20万吨为漂浮式准备)、阳江基地(15万吨产能,承接国内海工订单)。
• 第二曲线:全球物流体系:
· 自有运输船:25年下水两条,2026年上半年启动首航,25-27年每年下水2-6条,目标形成十几条船的国际运输团队;首条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3亿元金额)27年交付。
· 业绩贡献:2026年开始兑现,保守测算单吨净利预计贡献1000元增量(2025年单吨净利约4000元,将带来约20%的单吨净利增量)。
• 第三曲线:深远海漂浮式业务:
· 技术与团队:19年开始储备技术,25年4月在西班牙成立全球服务中心并招聘有经验团队。
· 产能与订单:唐山基地20万吨漂浮式产能25年底投产;目前参与55个项目(约200套漂浮式设计项目),2026年有望获取新订单。
• 中远期布局:海外系统服务商:涉及海上风电制造、运输及前后端服务,市场空间预计接近两千亿,是公司0到1的新方向。
4. 业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短期业绩确定性:基于前期订单,2026年业绩比较确定,当前订单对应2023-2026年估值约20倍(仅考虑当下订单情况)。
• 业绩预测:2025年业绩上调至10-11亿,2026年预期约16.3亿。
• 估值水平:2026年业绩对应估值不到20倍,在海风公司中估值较低且业绩确定性最高(出口海工业务均有在手订单支撑)。
• 市值空间:考虑当下订单对应20倍估值,后续战略布局逐步兑现后,整体市值空间可达800到1000亿(当前市值300亿出头)。
5. 市场预期差分析
• 第一点预期差:市场未充分认知公司业务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公司在出口海工业务成熟基础上,进一步布局第二、三、四曲线(物流、漂浮式、系统服务),且新业务价值量更高并即将进入兑现期。
• 第二点预期差:对新业务的价值量及盈利水平认知不足,系统服务、运维、物流体系的市场空间是当前海工主业(800亿)的2-3倍,且毛利率/净利率接近或高于单桩业务。
• 第三点预期差(短期):2026-2027年业绩和估值具备上调可能性:
· 出口海工产品价格上涨,市场预期仍按持平测算。
· 自有运输船投运带来单吨净利1000元增量(2025年单吨净利4000元,增幅约20%)。
6. 竞争优势与财务表现
• 硬件条件:蓬莱基地和唐山曹妃甸基地的制造面积、吨位数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满足海外客户产能要求。
• ROIC优势:蓬莱基地2025年年产量约21万吨,单吨净利接近4000元,利润约8亿多,ROIC达50%以上;国内普通海工基地ROIC约8%。
• 财务指标优化: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ROE有明显提高,资产周转率、现金流状况亦显著优化。
• 历史兑现度:出口海工业务在2018年成立欧洲团队、2010年布局蓬莱基地后,于2022年斩获大量订单,2023-2025年进入业绩爆发期,战略执行力强。
7. 投资推荐逻辑
• 核心推荐理由:
· 业绩快速增长:海外业务高速增长,第二、三曲线(物流、漂浮式)1-3年逐步兑现。
· 长期市值空间:3-5年维度有望成长为800-1000亿市值公司(当前300亿出头,上涨空间大)。
• 股价驱动因素:历史三轮大涨均来自业绩和业务布局的大幅变化(2021年海风行业变化、2022年欧洲订单、2025年出海业绩超预期),当前处于新一轮变化时点(第一曲线成熟增长,第二、三曲线及系统服务商业务积极推进)。
• 上涨空间:当前对应2026年不到20倍估值,业绩确定性强,其他高价值量业务即将兑现,看好200%以上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