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财务指标方面,差强人意。
业务净利率不高,但4%以上,也算对得起观众,也把自己拉出了垃圾公司的阵营。
业绩增长方面,过去一些季度,也是正负交替,犬牙交错,显然不是成长型蓝筹的风格。
2024年收入体量24亿,资产负债率43%,总资产周转天数499,存货周转82天,应收账款周转66天。
看下来印象:它不是行业头部公司,负债率也有点高,需要看资产负债表确认压力;业务偏重资产制造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后面重点看附加值情况;回款不算快,但勉强及格吧。
看资产负债表,哎哟,不错哦,没啥大疑点。
总资产30.84亿,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有7.1亿,看着不缺钱。
应收款项、存货都还合理,在建工程、商誉账面金额不多。
应付账款和票据偏多,但这个一般是体现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权,属于加分项。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其他应付款等,加起来有4亿出头,本来单独看还好。不过,前面看着不缺钱,这里又借了不少钱,对照起来就不太合理。
那就要看看,不合理的程度。“不缺钱”-“借的钱”<3亿(总资产的10%),有点尴尬。
那再看看财务费用,万一公司只是利用利息差吃金融红利呢?2025一季度财务费用是负的,额,那就勉强能说通了。
看年报,是杭州企业,核心产品是汽车、农机及工程机械离合器(摩擦式),生产能力全国领先,可覆盖90%车型;主机配套和后市场都做。另外,还有高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亏着)。
子公司盖格新能源有些实力,取得了理想、领跑、大众的电机轴订单。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只有约2.5%。研发团队没有博士,硕士也只有三个。
很显然,公司不具备长线布局价值。离合器这块前景不好,得转型。可是作为民企,较低的研发强度,加之以操作性人员为主的研发团队(专科及以下占比高),注定难以孕育高附加值业务。
中期的预期差在盖格新能源和高精密零部件业务,但目前还是问题业务,能做得怎么样,不确定性较大。这是个市场可炒作的卖点,却很难说服机构资金中线参与。
因此,只剩下短线了。看财务和估值,看着还是不贵的。朋友说31亿应该是值。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