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买方大佬的逻辑:AI泡沫巨大!!!
昨天和一个对TMT有深度研究的朋友吃饭,我很好奇“为什么像博通英伟达这几个票市值加起来能超过5万亿美金”?
朋友说“因为市场对他们未来的的利润预测超过千亿美金”。
我大吃一惊,可能是许久没跟踪这些股票,商业模式是不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半导体公司竟然可以达到这么高的年利润?
这就像《神雕侠侣》结尾,一行人重上华山吊唁故友,结果发现一群宵小在华山论剑。一行人大吃一惊,是不是许久不再江湖走动,又出来很多牛人?
于是我追问“是基于什么逻辑得出未来利润超千亿美金”?
朋友说基于两点,其一下游CSP资本开支持续上调,到2027算力需求都很紧张,这点很确认;
其二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供不应求,扩产几乎都转化为产能,价格不降反增。
企业说了不降价,所以这部分供给形成收入,按照现有产能紧缺阶段的毛利率、净利率假设,最终EXCEL表里就得出了千亿美金级别的净利润。
我一听恍然大悟,还是换汤不换药,和过往的各个案例没多大区别,就像我在终局思维中讲的“合理甚至保守假设导致荒谬结论”。我也如释重负,看来不是我落伍的,而是这个市场没什么变化。
试问哪个企业会预期未来大幅降价而现在大幅扩产?就像哪个基金经理会预期组合大幅下跌而现在大幅建仓?看看马拉松基金的《资本回报》就明白为什么景气状态下的投产未来会形成负担,而个体的理性行为在群体跟随下也会变成盲动。即便是白酒这样的行业,前几年的产能扩张现在也变成了一种负担,更何况技术会迭代的制造业?所以当前产业深度调研、产业专家和企业内部人员信誓旦旦的断言不能成为重大投资的依据,大家还是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