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原料价格上涨:光引发剂供应格局梳理

用户头像
伏白的交易笔记
 · 浙江  

前言:今年以来,光引发剂价格持续走高;8月累计涨幅约15%,全年累计涨幅26.7%。

一. 光引发剂概览

光引发剂也称光敏剂,是一类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迅速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活性中间体,从而引发聚合固化反应的化合物。

(1)核心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驱动材料快速固化,广泛用于光刻胶、UV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光固化材料。

(2)反应步骤:吸收光能并跃迁至激发态→能量转化(断裂/夺氢)→链式反应(交联固化)。

二. 光引发剂分类

2.1 自由基型

(1)特点:固化速度快,应用最广;分为裂解型、夺氢型,常见类型如TPO、BP(二苯甲酮)。

(2)应用:UV涂料/油墨、3D打印树脂、胶粘剂、G/I线光刻胶。

2.2 阳离子型

(1)特点:固化收缩小、附着力强,价格高;常见类型如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

(2)应用:芯片封装胶、PCB油墨、光学涂层、负性光刻胶。

三. 与光致产酸剂(PAG)比较

光引发剂和光致产酸剂(PAG)均为光敏材料,但机理和应用差异显著。

3.1 机理区别

(1)光引发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物质(自由基/阳离子),引发聚合反应,实现材料的光固化。

(2)PAG:吸收光能并发生分解,释放出酸性物质;酸通常作为催化剂,驱动后续反应(非直接引发聚合)。

3.2 光响应范围

(1)光引发剂:波长覆盖紫外光UV(200-400nm)、可见光(400-700nm),适用G线(436nm)、I线(365nm)胶。

(2)PAG:波长更短,适用KrF(248nm)、ArF(193nm)、EUV(13.5nm)胶。

3.3 光刻胶应用

(1)光引发剂:用于G/I线胶(传统紫外光刻胶),下游用于成熟制程芯片、显示面板、PCB。

(2)PAG:灵敏度更高,满足高精度需求;用于KrF/ArF/EUV光刻胶,配套DUV/EUV光刻工艺,下游用于先进制程芯片。

四. 供应格局

我国是全球光引发剂最大供应国,且产能高度集中。

行业前六:久日新材(2.2万吨)、强力新材(1.6万吨)、沃凯珑(1.3万吨)、IGM(1.2万吨)、扬帆新材(0.8万吨)、固润科技(0.5万吨)。

久日新材:光引发剂年产能2.2万吨国内第一,半导体PAG年产能500吨;KrF胶用PAG供货上海新阳晶瑞电材

强力新材光引发剂年产能1.6万吨,半导体PAG年产能80吨;供货住友化学、JSR、三星等。

扬帆新材:光引发剂年产能0.8万吨,主要用于PCB油墨,供货深南电路沪电股份

飞凯材料:新型光引发剂TMO年产能2000吨,适配高端电子封装,供货长电科技

$飞凯材料(SZ300398)$ $博威合金(SH601137)$ $工业富联(SH6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