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总是先赚预期的钱

用户头像
药学投资
 · 北京  

在持股和誉之前,我在个人的备忘录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和誉目前40亿港币,5-7年看到600亿市值,有15倍空间。

买入并持有和誉23个月以来的体验就是

挨打挨打挨打

到了24年后半年,开始上涨

今年以来的感受就是新高,调整,新高

一度涨到过有点怀疑人生

虽然早有心理预期

但是上涨的节奏依然让人猝不及防

甚至幸福的让人有点漂浮感,不真实感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和誉达到100亿的那一天

我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强烈的不真实感

你会觉得这一天真的这么快吗?

感性已经飞舞

理性告诉我还没有到达目标🎯

我强按住自己清仓的冲动

在备忘录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大涨之后,和誉100亿了。心态是有一点慌的,会迷茫。但是没有到估值价位,就要稳住。在上涨过程中,涨的超出预期的时候不能卖,交给主力,跟着走。这几天连续上涨中,心态有点慌,但是!怕高都是苦命人!不到目标价格不动摇!

分歧总在再度大涨之后!"

其实我的备忘录里还有这样两句话

荣昌,目前市值400亿,5年预计达到7000亿市值,有18倍空间

VOR目前30亿美金市值,看到2500亿美金,有80倍空间

市场上有太多的人不懂创新药,我也未见得就懂。

但是至少有一条逻辑一定是成立的

那就是,创新药首先赚的是预期的钱

你如果研究过国外药企的成长路径和股价走势

你就会明白

如果只是看PE,很多公司股价是根本不能看的

因为亏损的大有人在

因为PE达到几千倍几万倍的都大有人在

创新药因为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侵蚀了利润

使用PE估值很多时候都是失灵的

更合理的是DCF模型

或者使用PS进行估值

而市场不可能等到药品上市达到销售峰值才给它估值

往往是先给一个预期的估值

投资创新药首先要有这个觉悟

否则真的不适合这个赛道

#荣昌生物# #港股创新药ETF# #和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