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创板日报》6月23日消息,华为与信捷电气、雅迪宣布合作打造车架六足装配机器人。由雅迪开放场景,结合信捷电气、无锡(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能力,实现车架自动装配。与此同时,派斯林研发部门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用于飞机装配产线的六足仿生机器人也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这两大事件标志着六足机器人在工业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信捷电气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体系。而雅迪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极高的追求。三方的合作旨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一款高效、智能的车架六足装配机器人,由此可以看出具身智能领域,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单一选择,四足、六足甚至多足机器人将成为另外一个研发方向。
另一边,派斯林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领域系统集成提供商,公司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适配复杂制造业场景应用端标准数据采集、培训等领域经验丰富、技术储备殷实。其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同样令人瞩目。上海交通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实力强劲,在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派斯林作为万丰飞机的兄弟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场景应用工程实践测试场地和产业化能力。双方联合研发的用于飞机装配产线的六足仿生机器人,针对飞机装配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专门设计。飞机装配是一个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工作,六足仿生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六足结构,能够在复杂的装配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姿态。它负重 80kg,实现6个自由度,可灵活地在飞机机身周围移动,完成诸如零部件安装、检测等任务,有效提高飞机装配的效率和质量,推动航空制造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从市场发展前景来看,六足机器人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发展轨道。在工业领域,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需求愈发迫切。六足机器人因其灵活的运动能力和出色的负载能力,能够在多种工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汽车制造、飞机装配等领域,在电子制造、机械加工等行业,六足机器人可以承担物料搬运、设备巡检、精密装配等任务。根据相关数据,2023 年中国六足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约 15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0%,预计到 2025 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220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8%。
在服务领域,六足机器人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医疗行业,它可以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药品配送、医疗器械搬运等工作,甚至在未来有可能参与一些简单的医疗手术操作。在教育领域,六足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器人技术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在家庭服务方面,具备自主导航和环境感知能力的六足机器人能够承担清洁、安保等任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预计到 2025 年,六足机器人在医疗、教育和家庭服务等新兴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达到 20% 以上。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对六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出到 2025 年六足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 250 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研发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扶持,为六足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华为与信捷电气、雅迪的合作,以及派斯林与上海交通大学的联合研发成果,为六足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树立了典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六足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必将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