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这次是真的要来了

用户头像
难办球的老霸
 · 澳大利亚  

很多人仍然认为固态电池还是实验室甚至是PPT产品,仅仅在上个月,我也这么以为。直到固态电池板块的大幅上涨, 然后去读了$先导智能(SZ300450)$宁德时代的半年报, 发现真金白银的投入已经开始了, 然后去网上学习,综合当前产业界的共识和研发进展来看,全固态电池在2027年开始小批量装车是大概率事件,而整个产业的业绩释放节奏,也会按照“设备先行、材料跟进、电池制造压轴”的顺序展开。

相信这也是上一波行情先导智能暴涨的直接原因, 从正常逻辑判断, 设备商的业绩先大幅上升是极大概率事件。 设备商的龙头, 首选先导智能, 而利元亨纳科诺尔可能是弹性比较好的细分赛道龙头。

固态电池材料虽然业绩会慢于设备商, 但可能是最具成长性, 也最大的一块蛋糕。 在这个领域, $赣锋锂业(SZ002460)$全路线布局者(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全球唯一。锂资源自给率高超60%,产业链协同降本优势明显。目前由于锂矿价格处于低位,公司业绩被自有矿山拖累,但随着产业回暖,很可能产生双击。 上海洗霸氧化物电解质(LLZO) 的领跑者,良品率超98%,成本控制优异。同时布局硫化物和聚合物路线,技术覆盖全面,已经走出了一波大涨, 多少有点透支了未来的业绩。 硫化物电解质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技术路线,如果最终胜出,$光华科技(SZ002741)$ 可能是最有预期差的弹性标的,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量产高纯度硫化锂(99.9999%)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出色(成本仅20万元/吨)。 现有产能300吨/年,可快速扩至3000吨/年。已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合作。

固态电池制造商的龙头没什么悬念, 中军是宁德时代, 弹性标的是国轩高科

全球主要电池厂商和车企的计划高度一致地将2027年设定为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的关键节点。这背后是技术研发、产线调试和车辆验证所需时间的客观规律。

目前固态电池仍有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多条技术路线在并行发展,最终哪条路线能成为主流并实现商业化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业界(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主要聚焦于硫化物电解质路线,目标是实现车用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但要攻克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界面阻抗锂金属负极的稳定性等世界性难题,仍需时间。

无论最终哪种技术路线胜出,要建设产线就必须先购买设备。由于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如干法电极、真空蒸镀、等静压)与传统电池差异巨大,需要全新的专用设备,这就带来了从0到1的巨大需求。设备商的业绩会随着电池厂资本开支的启动而最先体现,其订单和营收增长会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