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美控股:以生物质能为核心,推动区域清洁能源转型

用户头像
小企鹅宝宝1982
 · 北京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年总量高达100亿吨,从能量换算角度相当于超过50亿吨标准煤,完全具备承担重要能源使命的潜力。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周建斌指出,生物质能不仅储量巨大,更因其可再生和零碳特性,成为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联美控股早已认识到生物质能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的战略价值,并积极投入研发与实践,致力于将这一“被误解的绿色能源”转化为区域能源转型的实际动力。

长期以来,生物质能被部分误解为“高污染燃料”,这实则是由于传统粗放利用方式导致排放问题,而非能源本身属性。事实上,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生物质能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零碳能源。联美控股通过技术革新和应用实践,为生物质能“正名”。公司在江苏泰州建成并运营规模化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配置两台12兆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三台75吨/时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锅炉,不仅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效清洁利用,还为当地园区40余家企业提供稳定的热力和电力供应,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无序排放,证明生物质能完全可以成为清洁、可靠的能源选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部于8月15日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该类项目即将被纳入CCER第三批方法学。这一政策动向为生物质能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也为联美控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参与碳减排项目开发,未来有望通过CCER市场获得额外收益,进一步提升生物质项目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联美控股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公司采用联合炉排技术+机组高参数高转速+热电联产+烟气超低排放的先进技术路线,实现了生物质燃料的高效清洁转化。这一技术组合不仅使机组在汽耗、燃料单耗等关键指标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还具备广泛的燃料适应性,能够处理各类农林废弃物,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零排放。此外,公司构建了“生物质燃料收储-热电联产-智慧调控”的全链条体系,通过专业化的收储网络,有效整合分散的农林废弃物资源,确保燃料稳定供应,同时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同,生物质能具有稳定可控、可调度性强的特点,能够提供稳定的基荷电力和热力供应。联美控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泰州项目中年供电量达1.9亿千瓦时,年销售蒸汽约19万吨,为雀巢健康科学、阿斯利康石药集团等企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这种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能力,使生物质能在能源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望未来,联美控股表示将继续深化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拓展,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联美控股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不断优化生物质能项目运营水平,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