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发布了2025财年(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年报,让我们看看其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信息。
先看奶价:管理层对 2025–2026 年(FY26)的判断
FY25 实际奶价:NZ$10.16/kgMS≈ ¥3.93人民币/公斤原奶。
FY26 预测区间:NZ$9.00–11.00/kgMS≈ ¥3.48人民币/公斤-¥4.25人民币/公斤
公司对 26 年奶价给出中枢略低于 FY25 的宽区间,但预计会仍然高于明年国内原奶价格。公司同时提示:全球供给增加(NZ、北美、南美奶流更强),东南亚/拉美需求稳健。“FY26 早季签约的价格相对关系更接近 FY25 的平均水平”。
财报里面奶价的单位是kgMS=乳脂+乳蛋白合计的公斤数,需要换算成我们理解的原奶每公斤。乳固体占比完全取自恒天然 FY25 年报披露的收奶体积与 kgMS数据;仅密度假设 1.03 kg/L为通行近似。kgMS 换算:新西兰原奶收集量 16,313 百万升、乳固体 1,509 百万 kgMS ⇒ kgMS/升 ≈ 0.0925(9.25%)
大中华区(报告分部,Revenue from sale of goods):NZ$7,964m ≈ US$4,778m;集团“持续经营商品销售收入”NZ$23,937m ≈US$14,361m;据此占比 ~33.3%。
大中华区(对外收入 Total continuing external revenue):NZ$7,935m ≈ US$4,760m;集团合计 NZ$21,770m ≈ US$13,061m;占比 ~36.5%。
中国是恒天然最大的市场,也就是说即便中国原奶价格远低于新西兰,但仍然需要进口非常多的恒天然乳制品。(反过来说,中国 B 端产品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巨大)
Ingredients(原料配料):NZ$4,367m ≈ US$2,620m,同比 +26%
Foodservice(餐饮服务):NZ$3,283m ≈ US$1,970m,同比 +22%
餐饮渠道的增长主要来自UHT 稀奶油、黄油与 IQF 马苏里拉等“高脂产品”持续旺盛的需求;公司也明确把中国餐饮端的 UHT 奶油作为重点,并在中国强化应用中心网络以贴近本地烘焙/饮品场景。公司还在中国持续扩建本地应用中心、并在新西兰投资Edendale 的 UHT 奶油新产线(预计 2026 年 8 月出首批)。可以说,在国内企业加码稀奶油产能的同时,恒天然也在为中国增加新的产能。再一次说明了国内 B 端需求非常旺盛。
三,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展望/判断
短期:需求偏混合——高脂产品(如黄油、奶油、奶酪)需求仍强,但奶粉(尤其 WMP)较为疲软。
中长期:中国本土产能与产品结构在向更高附加值方向演进,消费结构从 WMP 逐步转移,公司据此继续加码高脂与高价值品类产能与应用开发。
综合来看,恒天然的财报反应出了中国在高脂产品上的明显需求增加,虽然目前这些都是被恒天然这些海外品牌满足,但相信中国超低的原奶价格+世界工厂的制造能力+本地化的服务,一定能够抢过恒天然的市场,为原奶消耗带来新的增量。